时间:2019-06-29 16:08:09
1、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温度增加
D.环节④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题2】若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2、单选题 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2、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
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
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
3、单选题 读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小题2】若图中的海洋是太平洋,当甲洋流远离海岸且沿岸的水温异常升高时,受其影响可能出现严重旱灾的地区是( )
A.智利
B.美国
C.澳大利亚
D.英国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R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R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B.源头到P点河段有凌汛现象
C.P点到Q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
D.Q点到河口河段水能最丰富
小题2:图中种植业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A.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5、单选题 读尼日尔河流经地区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尼日尔河水文的一大特点是:下游有两次洪峰,而上、中游则只有一次。6月一9月的雨水使上游出现洪峰,洪峰向下游缓慢移动,洪峰要在次年1月才到达下游。这样,就使得下游在当地雨水造成的洪峰到来之前出现一次“过早”的洪峰。上游河水到达下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主要原因是
①河流上建有许多水库?②地势平坦,水流缓慢?③中游地区的强烈蒸发和渗漏,洪峰流量愈向下游愈小?④下游水量过大中游水量不易下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下图中能表示尼日尔河上、中、下游的流量变化的是
A? B? C? D
小题3:造成尼日尔河上、中、下游流量出现第17题所示的变化的原因有
①上游和下游为热带多雨区?②上游和下游多地形雨
③中游为气候干旱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④中游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