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07:06
1、单选题 读下图四个区域的经纬网图,完成16-17题。
小题1:关于四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均为商品农业
B.四地均为密集农业
C.四地农场规模均较大
D.四地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均高
小题2:有关四地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发
B.乙地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C.丙地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D.丁地土地广阔,灌溉水源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农业生产。
小题1:结合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为水稻种植业;乙表示阿根廷,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丙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北部,为商品谷物农业;丁表示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故只有B项正确。
小题2:甲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欧美发达国家,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改造自然条件
B.增加劳动力的投入
C.依靠生产资料的投入
D.加大科技的投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生产注重品种改良(如基因工程)、灌溉改进(如滴灌)、耕作方式的改革等一系列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业产出。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下图中图A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B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
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 的原则(6分)
(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2分)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B,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
,理由是 。?( 6分)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6分)
参考答案:
(1)海拔50~100米为旱地,海拔100米以上为林地 因地制宜? (6分)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分)
(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 ?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6分)
(4)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6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标注的等高线,可以具体答出旱地、林地的空间位置,从而体现出因地制宜原则。
(2)森林的作用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等功能,适合于低山丘陵地区的作用只剩下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了。
(3)分析两图发现两种生产的连接点是旱地的农作物小麦和玉米,要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必须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扩大旱地面积→减少水田种植,这样不难得出答案。
(4)生态农业的意义:一是生态环境的意义,二是经济发展的意义。即是既保护了生态环境有发展了当地经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②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④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要大幅度提高图中B、C、D三地的水稻产量,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A.培育良种,完善灌溉条件?
B.使用农业机械、改革耕作方式
C.施用化肥和农药?
D.充分利用光照、热量和水分条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亚洲山地、高原面积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并不多;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种植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亚洲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亚洲山地、高原面积大,可供开发的土地并不多;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率低,属于自给农业,故便利的交通运输不属于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小题2:培育良种可有效提高作物单产;B、C、D三地均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故完善灌溉条件也可以提高水稻单产,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小题2: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干旱;?②洪涝;?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乙地区花卉种植业参与国际市场竟争的优势是:(? )
①较低的生产成本;?②肥沃的土壤条件;?
③低廉的劳动价格;?④先进的保鲜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小题4: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生产。
小题1:甲为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粮棉产区;乙位于云贵高原,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主要集中在山间小盆地;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的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丁为三江平原,该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谷物农业区,主要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
小题2:甲位于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易受干旱和风沙危害的影响;丙位于华北平原,该地春旱明显,且该地冬、春季节受风沙的影响也较明显。
小题3:乙位于我国西部的云贵高原,该地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廉,再加上土地租金较低,故生产花卉的成本较低。
小题4:甲地受水资源的制约,不宜扩大灌溉面积;乙地地表崎岖不平,不宜大量开垦荒地;丙地多中低产田,今后应多注意对中低产田的改造,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丁地地广人稀,应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从而提高商品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