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04:39
1、单选题 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回答:
1.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 B.差异性? C.过渡性? D.整体性
2.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A.长江与珠江的流域界线? B.1600mm等降水量线
C.30℃等温线?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参考答案:
1.C
2.D
本题解析:
1.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有明确的区位特征,但有些区域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具有过渡性质。
2.由图中的界限所在的位置,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所以应为热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前三项都是比较严格、明确的界线,不具有过渡性,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10为“甲、乙两河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流量冬季小于夏季
B.乙河流量季节变化明显
C.甲、乙两河枯水期在夏季
D.甲、乙两河都有结冰期
小题2:跨流域调水对水源调出区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A.增加河水自净能力
B.减少降水量
C.加重海水倒灌
D.加大河水含沙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0、11题。
材料一?“腾笼换鸟”。
“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二是“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东、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如纺织、化工、冶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材料二?目前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
| 投资地区 | 招商门槛 | 土地价格 | 平均工资水平 | 环保门槛 |
| 苏南某市 | 5000万元 | 30万元左右 | 1500元左右 | 禁引污染企业 |
| 苏北某市 | <5000万元 | 2万元左右 | 500元左右 | 免征排污费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苏南(发达地区)与苏北(落后地区)投资要素对比表,可以看出被“逼走”的产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污染重,而需要的劳动力多。
小题2:“腾笼换鸟”有利于苏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减少,也会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引人苏北,加重环境污染。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自然地理环境是各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有机体,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3中我国某处海域最明显的环境问题是
A.石油污染
B.赤潮危害
C.农药含量超标
D.三角洲萎缩
小题2:下列叙述中与该海域环境问题的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A.冬季风风向
B.养殖业发达
C.发达的工农业
D.人口城市密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为我国珠三角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且位于海湾地区,河流带来大量污水,故导致赤潮较严重。
小题2:赤潮的形成主要受气温、水污染的影响,故与冬季风风向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6分)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较雄厚,其皖江(长江的安徽段)城市带被列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回答问题。
(1)读图7,指出该省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7分)
(2)该省2007年的洪涝具有代表性。分析该省洪涝灾害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原因。(10分)
(3)图9中最能反映图8(芜湖市用地示意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2分)。
(4)江苏某酿造厂计划迁至丙地区。评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7分)
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2009年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约占非农
劳动力总数的二分之一,接待游客2130万人次,总收入167亿元。黄山市旅游的综合
开发和文化产业的精品打造,进一步促进了该省的经济发展。
(5)根据材料,说出
黄山市发展旅游产业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1)沿河流分布,(2分)位于海拔200米以下(平原或河谷地区)。(2分)交通便利,(1分)水源充足,(1分)地形平坦。(1分)
(2)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2分)锋面控制时间长,降水多,(2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分)位于长江下游,上游来水较多。(2分)人口稠密(或城市集中),工农业较发达。(2分)
(3)d(2分)
(4)合理(1分);最小风频上风向,大气污染小;(2分)水陆交通便利(长江水运、铁路交通便利);(2分)有长江和绿地作为隔离带。(2分)
(5)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改善基础设施;促进就业;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以上6点各2分,答对5点即可得1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