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6:00:09
1、单选题 2011年3月26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读图回答小题。
1.活动期间,按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图中哪一城市太阳高度最大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E.雅典
F.上海
G.惠灵顿
H.伦敦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反映当地20时30分,各城市依次熄灯,故越靠近东十二区,区时越早,故熄灯时间越早。越在西侧则熄灯时间越晚。选择D项。
2.当旧金山开始熄灯即西八区时间为20时30分,计算上海时间约为12时30分,靠近正午,太阳高度大。选择B项。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答本题的关键点:第一是明确不同时区之间的区时换算。第二掌握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水圈是地球外部圈层中( )
A.最活跃的圈层
B.质量最小的圈层
C.最厚的圈层
D.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最活跃的圈层为生物圈;质量最小的圈层和最厚的圈层都是大气圈;而水圈各地的厚薄不一,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故选D。
考点:地球的圈层构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1中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纬线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0°,90°E)地方时是12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时,以下地点肯定位于昼半球的是2.图2中的曲线表示当日P地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若此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大约至少需要多少天,P点的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A.45°N,90°W
B.45°S,160°W
C.80°S,120°E
D.0°,160°E14
E.约半年
F.约三个月
G.约一个半月
H.约半个月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90°E的地方时为12:00,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则赤道上6:00-18:00的经度范围是0°向东到180°。其中80°S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根据该日P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4°,北极点太阳高度为12°,太阳直射点为12°N,当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太阳折射点移动23°26′需要三个月,所以该距离需要的时间约为一个半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该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问题
1.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2.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地的经度是:3.一年中,我校旗杆正午日影最长的一天对应图中哪一条光线
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E.150oE
F.160oE
G.105oE
H.90oE
I.①
G.②
③
①和②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应用。
1.图示二分二至日太阳都从朝南的窗户射入室内,反映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故③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日,故越往北昼越短。
2.结合上题分析,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为春秋二分日,北京时间为10点时,当地为正午,计算当地的经度为150°E。
3.我校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旗杆日影最长,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岩石圈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地幔
C.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D.地壳和软流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岩石圈的概念。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