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56:14
1、单选题 读所给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问题
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中光照图可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是二分日,晨线时间是6时。根据地球自转判断,甲离晨线时间相差3小时,所以甲是9时。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20分)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 分辨图中地震波类型并比较两者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差异:
E波是 波,其特点是 ;
F波是 波,其特点是 。
⑵ 图中分界面A是 ,其平均深度是 米;界面B是 。
⑶图中,自B向下地震波波速出现的变化是: ,这种变化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关于C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
①岩浆发源地 ②物质状态为固态 ③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④主要组成矿物为硅酸盐 ⑤温度高于D层 ⑥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大 ⑦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⑧全部由铁、镍物质构成
参考答案:(20分)
⑴ 横, 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 纵,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介质。
⑵莫霍界面 , 17 ; 古登堡界面。
⑶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 该深度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
⑷①②③④⑥
本题解析:
(1)图示E是横波,F是纵波;横波,速度较慢,且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介质。
(2)A是莫霍界面,在地下平均17km处,横波和纵波变化不大;过了莫霍面,横波和纵波明显加速。B是古登堡界面,在这一界面横波消失,纵波减速。
(3)B是古登堡界面,B界面以下,该深度以下物质状态不是固态,外地核可能是液态,横波消失,纵波速度骤减。
(4)C层是地幔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①正确;这一层横波可以通过,组成物质状态为固态,②正确;地幔是一个连续的圈层,③正确;地幔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硅酸盐,④正确;由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的温度是越来越高,⑤错;地球是一球体,地球半径约6400千米,地幔厚度接近2900千米,且在地核外部,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大,⑥正确;石油、天然气资源是由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存在于地壳层,⑦错;地幔的主要组成矿物为硅酸盐类,地核是由铁、镍物质构成,⑧错。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非洲部分地区略图,判断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盛行风向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2.从总体看,图示地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十月
E.环境污染严重
F.城市化过快
G.资源短缺
H.生态环境严峻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图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故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
2.图示为非洲,由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分布广泛,而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破坏植被严重,故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海洋对大气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大气输送大量
A.动能
B.势能
C.热能
D.化学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海洋通过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从而对大气产生影响。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动力的。 故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热力的,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动力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区域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图示区域可能位于2.图中四点地震频度与强度最大的是
A.印度洋南部海区
B.澳大利亚北部海区
C.太平洋东部海区
D.亚洲、非洲、欧洲交界处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板块分布。
1.根据图示的板块分布与板块类型判断位于西亚红海一带,北部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边界,南部为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2.图示②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故多地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