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53:50
1、综合题 读“某大洲沿5°S地形剖面图”,其中横坐标为经度(单位为度),纵坐标为海拔(单位为米)。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A、B两地纬度相当,自然带却明显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处是_________________(自然带类型)。
小题2:A处自然带在世界其他地区还有分布,如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地区),B地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海拔高低差异大?热带雨林带?
小题2:亚马孙平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空气对流运动较弱,降水也较少
本题解析:解答该题应根据题中所给的地理坐标确定出这幅地形图中A处为非洲刚果盆地、B处为东非高原,这样就容易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1-2小题。
小题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在距地面6米内风速最小(小于3千米/小时),因此防风效果最好。
小题2: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完成小题。
小题1:②地的典型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小题2:以下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的是( )
A.从①地到③地
B.从②地到③地
C.从①地到②地
D.从②地到④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②地7月份高温少雨,1月份降水较多,气温也在0 ℃以上,应为地中海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小题2:据图判断,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从①地到③地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纬度
C.热量
D.海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带,自西向东呈现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水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结合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即可,题文中提到的是东西差异,其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水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域差异的产生主要以热量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变化
B.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出现绿洲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及垂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从赤道向两极
热量
太阳辐射
沿纬线延伸,经度更替
低纬度地区和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陆分布
沿经度延伸,纬线更替
中纬度地区
山地的垂直分异
热量,水分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有规律的变化
海拔较高的山地
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体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