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52:26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国家的主要气候类型包括(按自上而下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A图、B图所示都是狭长型的临海国家,导致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P1地盛行西南风时,P2地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流经P2地的主要洋流是_______。
参考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国土所处纬度与南北跨度,地处大陆东岸或西岸,洋流的影响等
(4)温凉湿润;秘鲁寒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下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E.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F.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G.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H.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1.考查读图判读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波动上升的,升高了1°C多.
2.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增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影响;而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增加,气候将变干,天然湿地面积将缩小。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弄清地理事象背后的成因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小题1:造成上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小题2:上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B.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C.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D.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季受副高(反气旋)控制,炎热干燥,出现高温天气。
小题2: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沙漠地表,增温较快;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不符合的是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左图“澳大利亚某季节等温线图”和右图“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影响图甲中M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大气环流
D.地形
【小题2】图中可能出现降水的地点是 ( )
A.Q
B.R
C.S
D.T
【小题3】图示季节,南亚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M海域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温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度方向凸出。
【小题2】S、R两地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Q地此时吹东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易形成降水;T地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易形成降雨。
【小题3】图中显示,澳大利亚大陆以高压为主,因此是南半球的冬季,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南亚盛行西南风。
考点:等压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甲地与乙、丙两地降水量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经度
D.洋流
【小题2】甲、乙、丙三地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甲
D.丙、甲、乙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甲、乙、丙三地的纬度相近,都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大气环流差异不大,B错。都位于沿海,经度影响小,C错。洋流规模小,影响较小,D错。甲地位于平原区,对流雨多。乙、丙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高,空气对流弱,降水少。A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最多。乙地受地形影响,对流较弱,降水较少。丙地沿岸受离岸风影响,夏季沿岸是寒流,降水最少。A对。
考点: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降水的差异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