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51:44
1、单选题 下列河岸(①②③④代表河岸的位置)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河流对右岸冲刷较严重,南半球河流对左岸冲刷较严重。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该活动号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关上灯,并做出一个环保改变,同时动员身边的其他人也加入环保行列。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 ,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 。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北京的李华观察到太阳方位与该图大致相符的点是
A.①?B.②? C.③?D.④
(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活动时间选择安排在当地时间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20点30分至21点30分关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6时30分(2分) 莫斯科(2分) (2)C? (2分)? (3)D (2分) (4) 20°W~142.5°E(2分) (5)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均在春分日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全球各地20点30分至21点30分均为黑夜,保证了熄灯活动的进行。(3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地球一小时”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时间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太阳的视运动、东西半球的划分等相关知识。第(1)题,从图中不难看出这五个城市所在的时区,新西兰和斐济位于东十二区,北京为东八区,根据时区间区时的换算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至少莫斯科不在大陆的西岸,排除选项A; 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雅典是地中海气候,故可以排除选项B; 莫斯科比旧金山纬度高,其昼夜变化幅度较大,选项D也可以排除。从图中不难看出雅典和惠灵顿的纬度数基本相当,只不过分属于北、南温带,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都等于黄赤交角的二倍=46052?。第(3)题,通过第(1)题的计算可知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为16时30分,正值下午,太阳应该偏西偏南,故选D。第(4)题 东半球是指的200W向东到1600E, 进行该活动时应该正值春分日前后,各地都6:00日出,18:00日落,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通过时间计算昼半球的经度范围是37.50W向东到142.50E,取二者的交集即可得出答案。第(5)题,这一活动之所以安排在当地时间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进行,是因为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均在春分日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全球各地20点30分至21点30分均为黑夜,保证了熄灯活动的进行。
点评:本题的关键点:第一是不同时区之间的区时换算。第二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太阳高度,南北温带都等于黄赤交角的二倍,热带地区=一个黄赤交角+当地的地理纬度。第三掌握太阳视运动规律。第四东西半球的划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此日(?)
A.是地球上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北京的昼长时间长于重庆
小题2: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地球公转轨道来看,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地球上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长,黑夜变短;北京的纬度高于重庆,昼长时间长于重庆。
小题2:①、②为火星与金星;与他们相比,地球有生命存在,基本条件之一是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在北京举行。据此完成题。
1.十八大开幕时,地球的公转位置最接近于图3中的2.有关十八大会议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E.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后减慢
F.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G.我国的昼长逐渐变长
H.我国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小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为北京时间11月8日,此时地球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故选D。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
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十八大会议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一直向南移动,我国的昼长逐渐变短,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我国长城科考站的人员看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变大。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特征与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二分二至日地球所在位置,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明确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回答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此时北京时间为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
D.NO为晨线
E.6日12时
F.7日12时
G.6日24时
H.5日12时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中心极点为南极点,因为P点位于弧MPN的中点,故其地方时为12点或0点,结合图示阴影部分与非阴影的日期不同判断P点为0点,则Q点所在经线为180度经线。故弧MPN为夜半球,可判断MO为昏线,NO为晨线。
2.结合上题分析,Q点经度为180°,则P的经度为60°W,地方时7日0点,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较60°W早12个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应掌握日期分界线的180°和0时的位置;晨昏线图上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夜半球的平分线为0时,综合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一定要形成常规思维方法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