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51:24
1、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2010年3月4日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护航官兵发现风浪很小,原因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索马里以东海域7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3)三亚至亚丁湾航线经过的主要气候类型有________。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__(A或B)。
(5)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较为丰富。简析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
(2)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
(3)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4)A。
(5)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海域底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马六甲海峡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风浪小。索马里以东海域即北印度洋,该处海域的季风主要受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考虑;经过马六甲海峡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经过南亚地区沿海为热带季风气候;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可结合南亚的季风风向分析。冬季南亚受东北风影响,故海水也自东向西流,故为A流向。结合图示的洋流方向和海陆位置,索马里半岛附近海域,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则形成离岸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则底层海水上升补充,个形成上升补偿流,带来海底的大量营养盐类,故浮游生物多,吸引了大量鱼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
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B.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C.图示区域南部森林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不易发生
D.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3分)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左图是沿着右图中横线的地形剖面图及对应的降水分布图,据此回答问题。
(1)简述从①至②降水和海拔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原因。(6分)
(2)甲城市气候类型是?,其特点有哪些?(4分)
(3)假设现在有一艘油轮在甲城市附近海域发生了原油泄漏,从全球洋流系统角度考虑,泄漏的原油可能会通过哪些洋流到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3分)
参考答案:(1)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降水与海拔变化具有一致性(或者“相关性”);(4分)
原因:该地盛行西风,山地西侧处于迎风坡,气流受地形抬升,降水较多。(2分)
(2)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4分)
(3)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3分)
本题解析:(1)结合左图的地形剖面与降水量分布判断,两者具有一致性,原因是山地迎风坡,降水量丰富。(2)图示甲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故判断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温少雨,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3)图示甲位于美国西南海岸,结合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分布,应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和日本暖流到达我国东部沿海。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握图示的剖面图与降水量的关系、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即可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A.贺兰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古长城一线;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A省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伊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1)“奶牛带”上的乳品加工企业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什么?伊利在上海建加工基地,主要出于什么目的?
(2)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许多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C地区尤为突出。简析由当地农业生产方式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
(3)2010年11月27日19时12分,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的——“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省正式送电。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的能源开发利用有何益处?
(4)宁夏回族自治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山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被称为“吊庄移民”,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简要分析“吊庄移民”对移出区的有利之处。
参考答案:(1)接近原料产地。 降低运输成本,接近消费市场。
(2)①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超载严重;②过度开垦,造成大范围植被破坏。
(3)①缓解我省电力供应紧张、能源短缺的压力;②缓解电煤的交通运输压力;?③优化能源结构,利于保护环境。
(4)①使南部人口容量趋于合理,利于留下的人口脱贫致富;②利于恢复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本题解析:(1)结合材料,该地区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故发展乳制品生产,属于接近原料产地。而上海为乳畜业的主要消费市场,且远距离运输,还需要依赖便利的交通条件。(2)图示C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故植被的破坏主要是由于过度方面和过度开垦。(3)注意对山东省的影响,即为输入地的影响,可借鉴西气东输对东部输入地区的影响,从能源、经济、交通和环境等方面分析。(4)该移民方式应属于生态移民,可借鉴课本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主要从生态环境和缓解人地矛盾、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抓住材料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环境概况,调用课本关于西气东输、人口迁移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即可,学生应注意“结合材料分析”和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