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50:22
1、单选题 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回答1—2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1、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 ]
A.A
B.B
C.C
D.D
2、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若判断天气图中的台风能否登陆台湾岛,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台风的
[? ]
A.形成原因
B.形成源地
C.移动路径
D.移动快慢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甲、乙两处, 为高气压中心,按天气系统的气流状况划分属于 ,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 (填“上升”或“下沉”),出现 天气。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 。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 (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 ;此时长春刮 风。
参考答案:
(1)甲 反气旋 上升 阴雨
(2)甲
(3)① 后
(4)长春 东南风
本题解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值分析,甲处中心气压高,判断为高压中心;乙处中心气压值较低,判断为低压中心。按气流运动状况,高压为反气旋,低压为气旋。图乙为低压中心,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而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2)甲处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故昼夜温差较大。
(3)根据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可判断①锋线上,为冷气团进攻形成冷锋;而②锋线上,为暖气团进攻形成暖锋。根据图示锋面的移动方向判断,①锋面向南方移动,故雨区位于锋后。而②锋面向北方移动,故雨区位于锋前。
(4)图示长春位于暖锋的锋后,为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而哈尔滨位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分布可画出长春的风向为偏南风。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大会呼吁人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这种变化。读“丹麦位置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百年来丹麦气温呈上升趋势,对照右图与之相关的因素是(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小题2】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 )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使得地表的温度基本维持在15℃左右。据图可知:①为大气辐射中向上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近百年来丹麦气温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即与④增强有关,所以本题D正确。
【小题2】要想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我们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如: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不能一味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④错,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候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四副图中,正确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冷、暖锋面与天气
?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与天气
图形

?
符号

?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准静止锋是指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或较长时间在一个地区摆动,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春季,长江以南和东北地区,常有暖锋活动。
夏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就是准静止锋造成的;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使得昆明和贵阳天气有很大差异。
锋面总向冷气团一侧倾斜,冷锋天气为冷空气主动向暖气团进攻,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美洲。我国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图,回答1—3题。 
1、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17天,原因是
[? ]
A、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3、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可能受污染的是
[? ]
A、中国舟山渔场
B、英国北海渔场
C、日本北海道渔场
D、秘鲁附近的渔场
参考答案:1、D
2、D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