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15:45:4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它海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
B.暖流流经
C.径流汇人
D.多阴雨天气
【小题2】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   )
A.雨热同期
B.冬季多雨
C.降水稀少
D.冬冷夏热
【小题3】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
B.陆上径流汇人
C.暖流势力强大
D.底层海水上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区域位于低纬度大陆西岸,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海区水温低于同纬度其他海区,说明该地有寒流经过,起到降温减湿作用,结合选项A正确;暖流起增温增湿作用,B错;径流汇入影响海水盐度,对水温影响不大,C错;因温度低,蒸发弱,降水少,D错。
【小题2】甲位于南半球回归线附近,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形成沙漠气候,加之寒流降温减湿作用,该处降水稀少,C正确。
【小题3】甲处为寒流,形成原因是表层海水被东南信风吹走,导致水位下降,地层海水上升补充,冷海水上升,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鱼类饵料丰富,选D项。
考点:影响气温因素;气候特征描述;渔场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是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1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回答问题。
1.降雨停止多少小时以后,测站附近才开始出现泛滥2.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哪种现象
A.9
B.18
C.27
D.26
E.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F.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G.测站下游开始兴筑堤防
H.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和读图分析能力。
1.直接根据图示降雨结束约在18日12时,测站附近开始泛滥,表示水位高于河流满水位,出现于19日6时。
2.洪峰提前,说明上游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流流速加快,故判断可能是植被破坏。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日本暖流出现的海域其海水的等温线
A.由密集变为稀疏
B.与海岸线平行
C.向低纬度方向凸出
D.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日本暖流向北流动所以海水向北部的高纬度凸出。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湖泊也是重要的湿地,下列图示的湖泊(或湖群)可能为咸水湖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河流穿过等高线,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咸水湖应为内流湖,故只有流入的河流,而没有流出的河流,故A图湖泊流向河流,为外流湖;B图河流流入湖泊,为内流湖,为咸水湖,正确;CD图示既有河流流入,也有河流流出为外流湖。
考点:外流湖内流湖的判读。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变化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C在汛期时的补给量与枯水期时的补给量比较正确的是
A.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增多
B.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增多
C.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D.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时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减少
小题2: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受到水库调节,全年流量比较和缓
B.地下水位上升,与河流相互补给,流量和缓
C.河水水位下降,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D.受到水库调节,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消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东北河流主要河流补给形式为夏季的大气降水(A)和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B),地下水补给(C),流量平稳,水位变化不大。图中看出地下水补给集中在5月份和冬季(枯水期),补给量大,而在春季(3—4月)和夏季(6—9月)两汛期,补给量少因为在河流汛期,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故量少,反之在枯水期则多。
小题2:大坝水库对河流的流量具有调节作用,在汛期,蓄水,流量较修建前小,枯水期,放水,流量较修建前大,使得季节变化小,流量平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