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42:21
1、单选题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A错误;由于人口稠密,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适宜机械化生产,故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机械化水平低,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集中了我国五大商品粮基地,故D错误。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以人力生产为主,精耕细作,劳动力投入大,B正确,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21分)
材料一:东南亚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由包括由苏门答腊岛在内的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19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 4亿,首都雅加达。
材料三:近年来世界上多个发达国家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建立工业生产基地,其产业链环节上的分工情况如下图所示。
1.读图描述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特点并说明其重要性?
?
?。
2.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是?
?。
这是世界上多火山、多地震的主要地区之一,成因是?
?。
3.材料一图中C是一条流经多国的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
(大、小),原因是?。
4.材料一图中东北部区域是台风主要源地之一,主要是因为?
?。
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A地时,B城市风向为偏?风。
5.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 乙两城市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
?。
6.印度尼西亚同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根据材料三,对此作分析并提出改变此状况的主要措施(其中措施至少三点)
?
?
??
?
参考答案: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21分)
1、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其处于沟通大洋洲和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之称,尤其是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更是联系两大洋的咽喉要道,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2、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地壳活动频繁 。
3、大?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4、那里海水温度高,蒸发旺盛,大量湿热空气膨胀变轻,急速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性涡旋?西
5、利:地势平坦;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
6、从产业链分工示意图可见,印度尼西亚主要从事的辅助部件生产及组装的低附加
值产业。
措施: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占领国际市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等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概况和印度尼西亚从事的产业分工情况。
(1)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特点: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重要性:处于沟通大洋洲和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之称,尤其是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更是联系两大洋的咽喉要道,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2)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或者从河流的流向来判断;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该地区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所以地质灾害比较频繁。
(3)C为湄公河,被喻为东南亚的“多瑙河”,流经国家较多,流经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所以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4)纬度低,温度高,蒸发旺盛,气流急速上升,形成强大的气旋性旋涡;B城市位于A地的西侧,借助右手判定法则,气流逆时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得到B城市为偏西风(西北风)。
(5)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有利:地势平坦;
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
(6)从产业链分工示意图可见,印度尼西亚主要从事的辅助部件生产及组装的低附加
值产业。要改变此状况,必须从其他四个环节上突破。
措施:加强技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树立品牌意识,加强自主创新,研发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加强市场营销,占领国际市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力发展高端加工业与第三产业等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自于阿克苏地区。它每年的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之后,上市时间晚于普通苹果1-2个月,一旦上市,即被抢购一空。
材料二:图14为南疆区域简图。近些年来,南疆经济发展较快,采掘业、矿产冶炼、农产品加工等成为支柱产业,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1)分别指出导致“冰糖心苹果”含糖量高和保鲜成本较低的原因。(8分)
(2)简要说明绿洲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过程。(4分)
(3)说出南疆目前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及其区域发展特征。(8分)
参考答案:(1)光热充足、降水少(2分);昼夜温差大(2分) ?秋冬季节采摘上市,低温有利于保鲜(2分);库存时间短(市场销路好)(2分)
(2)大量引水灌溉会使地下水位上升(2分),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2分)
(3)工业化阶段(2分)。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2分);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2分);(注:此两点为必答采分点)?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2分,此采分点若答其他的,言之有理也可给分。如:区域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开放程度等)
本题解析:(1)含糖量高,反映该地区的气候利于糖分积累,即结合该地区的光照、温差等内容分析,保鲜成本低,应从季节和气温、市场等因素分析。(2)注意“盐碱化过程”的分析,应结合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因素,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使土壤盐分上升。(3)区域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资料中,该区域的支柱产业可判断,新疆目前正处于工业化解题,且区域发展特征应从三大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交通、区域对外开发等方面具体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区域发展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的分析,注意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近年来, “油荒”、“电荒”、“气荒”甚至“煤荒”等能源短缺信号频频闪现, 2007年5月,受国际油价上升的影响,我国各大城市石油液化气价格出现今年的首次上扬。据此完成54-55题。
54.液化气站的区位宜选择在?(?)
①城市中心 ②交通方便地区 ③远离市区 ④居民区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55.针对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加强管理,降低油耗,提高利用效率 ②工厂停工,减少能源消耗
③大量进口石油,平抑油价 ?④推行峰谷电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54. B 55.C
本题解析:
液化气站是有火灾、爆炸危险的企业,应该布局在远离市区的郊区,同时要求交通方便。
②③的说法太极端,不适应我国的国情,不可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