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41:57
1、单选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阅读“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 减状况”示意图,回答问题。
小题1: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B.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小题2:若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题1: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对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升温伴随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会使农作物减产;高纬度的国家则随着积温增加,农作物产量可能增加。
小题2:澳大利亚、北非和西亚三个地区,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区,就目前来看,三地的降水相当,但全球温度升高3°C后,前两者粮食减产;中亚多为温带沙漠气候区,在全球温度升高3°C后,其增产幅度0~40没有西亚地区>40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直接。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故选择C。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天然气资源和水能资源的相同点是
A.都是可再生资源
B.都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
C.都对大气无任何污染
D.主要分布地区相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考查综合能力的题目。水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且为绿色能源无污染,而天然气却是非可再生资源有污染但污染较轻,天然气是储存在地下的太阳能,水能资源的产生是水循环的动力—太阳。两者分布不同,水能主要在东南,而天然气主要在西南。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川气东送(下图)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市。表1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据此回答问题。
1.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修建时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环境问题
B.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C.可以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
D.经过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
E.原煤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F.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G.2000~2011年,原油消费量逐渐下降
H.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川气东送经过川、渝、鄂、皖、苏、沪,D项中说,经过高原和山地多,经过高原不对。
2.我国的能源资源以煤炭资源为主,约占60%--70%左右。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原煤、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故A、B错;在2000~2011年,原油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但消费总量不一定为下降趋势,故C错;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正确,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跨区域调配。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另外本题还可考查川气东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四川来说,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对于沿线地区和上海来说,可以改善沿线城市大气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能源紧张。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资料:见图4~6。
图4?化肥产量与粮食产量增长
?
图5?化肥价格
图6?柴油零售指导价
资料显示,粮食增产还受到__________因素的制约。
参考答案:
生产资料
本题解析:粮食生产中,需要增加生产资料的投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