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41:57
1、单选题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下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小题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加
D.高纬地区降水少更加干旱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图示全球气温高于平均值即温度距平值均为正值,故1980---2000年符合。
小题2:全球变暖使山地积雪大量融化,故雪线上升。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2.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E.①②③
F.②③⑤
G.①③④
H.②④⑤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判断,甲是塔里木盆地,属于暖温带,夏季光热充足,经济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乙是海南岛,位于热带,一年四季热量充足,经济开发晚,科技水平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价格较低。所以B对。A、C、D错。
2.读图判断,甲是盆地地形,四周多山地。乙是海岛,中部以山地地形为主,①对。甲是沙漠气候为主,乙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②错。甲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交通线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交通不便。乙是海岛,与外界联系主要是海运,与大陆联系不如陆地地区方便,也是交通不便,③对。甲乙两地开发晚,经济落后,产业以农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④对。甲水资源短缺,乙水资源充足,⑤错。所以A、B、D错。C对。
考点:该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
B.水泥
C.钢材
D.蔗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自然资源的定义。对于自然资源的定义应明确两点:一是自然界中必须存在;二是能够被人类利用。故答案为A项。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凡是自然资源都必须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和经济属性(产生经济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例如:石油是自然资源,但是由石油加工获得的汽油就不能称为自然资源。目前科技水平下不能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将来有可能成为宝贵的资源。例如:雷电现在不是自然资源,将来有可能会被人类利用而成为自然资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度趋势图
材料二:中国石油供需演变和未来状况 
(1)从材料一可知:全球能源消费中,从1950年~2050年是_______占市场份额较高的百年;据图回答,
? 未来百年作为世界主导能源的是_______年代(填能源类型)。
(2)我国在_______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5年石油的进口量约为_______。
(3)从材料二可知在今后一段时期里我国石油生产增产_____(大、小),消费需求增长_______(快、
? 慢),我国石油资源储最_______(多、少),对国际市场依赖_______(强、弱)。
参考答案:(1)液体燃料;气体燃料
(2)1994;1亿吨
(3)小;快;少;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
A、淹没沿岸低地
B、港口水域环境受到影响
C、土壤盐碱化
D、空气污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