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8:51
1、多选题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上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A.加剧农田土壤次生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参考答案:(1)AB
(2)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中O点为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34°N,109°E)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从O点移到P1点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O点移到P2点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重心向P1点移动是因为气候变暖,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引起的,而向P2移动不仅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还有其他的人为影响因素,如南方地区的封山育林等;由图可知,气候的影响强度大于某种人为因素,在这两者共同作用下,重心将向东北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和海拔都高
D.土壤发育程度低
小题2:这种资源?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由图可以看出:图示资源主要分布在高纬、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气温低,水资源以固态形式出现,为冰川。选C正确。
小题2:冰川是固体水库,主要分布在气候寒冷的高纬、高海拔地区的地方,人类难以利用;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一些冰川融化,数量减少;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冰川一旦消失,就很难再有,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选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长江三峡位于( )
A.川鄂两省交界
B.川滇两省交界
C.渝鄂交界
D.川渝交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重庆直辖市的建立,标志着长江三峡由地处原四川省与湖北省两省交界变成渝鄂交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地质时期的太阳能无关的是
A.核能
B.石油
C.天然气
D.煤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及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核能来自地球内部,故与太阳辐射无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