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7:27
1、单选题 我国某校地理小组,根据当地楼房各朝向外墙面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一月和七月的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方位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小题1:下列读图判断正确的是(?)
A.L1表示一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
B.L2表示七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
C.该地可能位于深圳
D.该地可能位于三亚
小题2:为充分利用太阳能,该地房屋主墙面应朝向(?)
A.南方
B.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7月为北半球的夏季,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极昼区除外),房屋各朝向外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大且各朝向间差异相对较小;1月正好相反。可以确定L1表示七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L2表示一月太阳辐射热日总量变化曲线。A、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L1曲线中,正北方向比正南朝向太阳辐射热日总量相差约4186千焦/平方米,说明7月芬时,正午太阳位置大多在正南方向,结合深圳、三亚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可能位于深圳。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南方向冬夏季获得的太阳辐射热日总量之和最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B.可能引发磁暴,干扰电离层扰动
C.赤道地区可能看到极光
D.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太阳活动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出现美丽的极光,赤道地区看不到,C不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太阳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来自于
A.中心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日冕层的太阳风
D.色球层的日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要让学生明白,太阳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其本身的质量,符合物理学的质能转换方程;是通过氢原子聚变为氦原子的过程来实现质能转换的。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A.接近7时
B.5时多
C.不到5时
D.7时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昼夜长短的时空分布、日出方位、地方时与区时等的掌握情况。解答本题可分三步。第一步,根据“9月23日”判断此日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从地方时的角度看,各地都是6时日出。第二步,假设观察者位于135°E地面上看到日出,那么,此时135°E的地方时就是6时,“北京时间”就是120°E的地方时,时间是5时。第三步,由于试题提供的情景是“当飞机飞到135°E上空时,在舷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日出”,根据地球的球体形状,可以得出,在高空看到日出时,位于与其相对应的地面上的观察者应该还未看到日出,也就是说,其地方时可能还不到6时,因此,北京时间就可能是不到5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从北京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大 (?)?
A.南侧
B.北侧
C.东侧
D.西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根据列车向西运动,而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判断车轮向北偏,则北侧铁轨磨损较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