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7:06
1、综合题 比较所给四幅图(注:乙、丙、丁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11分)
(1)各图的晨线分别是:甲: 经线,乙 :弧,丙: 弧,丁: 弧。(8分)
(2)一年之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期是 和 。(4分)
(3)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 度。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但由于大气散射太阳光线的结果,地球上“天亮”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地方 。(2分)
(4)这四幅图中,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2分)
(5)甲图中,北京是 月 日 时;丙图中,北京是 月 日 时。(6分)
参考答案:(1)150°E AC OA AB (2)春分日 秋分日
(3)180 大 (4)丙、丁 (5)3 22 4 6 22 15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和时间的综合分析。(1)图示甲图60°E为0时,且3月21日,晨线上的时间即6时,计算为150°E。乙图ACB为晨昏线,即顺着自转方向,AC线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丙图AO顺着自转方向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为晨线。丁图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AB线。(2)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春分或秋分日。(3)赤道与晨昏线的交点为6点和18点,相差12个小时,经度距离180°。由于散射作用,故日出前,日落后的一段时间里天空也是亮的,故昼长实际比夜长长。(4)北半球昼大于夜,即太阳直射北半球的图示为丙、丁图。(5)甲图60°E为3月22日0时,即可计算北京时间。丙图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南极圈内为极夜,判断为6月22日,75°E为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故计算北京时间。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为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MN差值为20°。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纬度为( )
A.10°N
B.20°N
C.40°N
D.60°N
【小题2】图中日期和我国文化现象大致对应正确的是( )
A.①--立鸡蛋,踏青插柳
B.②--吃月饼,共庆团圆
C.③--放鞭炮,守岁迎春
D.④--望双星,鹊桥相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小题1】根据该地区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判断该地位于回归线以内,则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④应表示冬至日,则②表示夏至日,根据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到80°,故计算纬度为10°N。
【小题1】结合上题分析②表示夏至日,③表示秋分日,④表示冬至日,①表示春分日,故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相关性最小的是
[? ]
A、北极地区出现壮观的极光
B、工业发达
C、水旱灾害
D、通讯卫星信号中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B、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C、能量是核裂变
D、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小题2】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元旦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此时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A错误;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所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低于乙地,B错误;甲地比乙地昼更短,C正确;甲地自转线速度低于乙地,D错误。
【小题2】甲地位于华北平原,水资源不足限制了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此地工业发达,降水较多,是酸雨的多发区。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主要生态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