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3:18
1、单选题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2题。

[? ]
[? ]
2、单选题 材料1:
?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马上要在上海市中心的滨江地区举行了,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届时将有2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预计将有超过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低碳世博”是上海世博会提出的一项口号。
材料2:
? 上海,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1990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283.35万人,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888.46万人。
材料3:上海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
?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据此回答1—4题。
1、下列不属于上海形成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的是
[? ]
A、位于我国最长河流长江的入海口
B、区域内地势平坦
C、交通便利,多条铁路、公路在此交汇
D、气候适宜,雨水充沛
2、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海人口增长迅速是因为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家住衡阳的李明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属于人口迁移
C、根据中心地理论,上海是长江三角洲这一区域的中心地
D、随着人口增多,上海的人口容量将逐渐变小
3、“低碳世博”反映了主办方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下列符合近现代气候变化影响的是
[? ]
A、世界上许多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减速的趋势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各地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4、下列关于上海人口年龄构成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1953年到1990年,0~15周岁的人口比例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B、从1953年到1990年,上海人口增长模式一直为传统型模式
C、上海成为“老龄型”人口城市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
D、20世纪70年代<6周岁人口比例迅速降低是因为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
3、综合题 以下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该市2005年各地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1995-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上信息推断图示河流流向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B、C、D、E四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5年A、B、C、D、E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1995年相比,该市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是(双选)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第一、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B. 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C. 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一产业
D. 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5)描述该城市扩展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 图18为“某城市空间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属?,这种空间布局的好处有?
?,
不足是?。
(2)该城市①、②、③、④建成区中,古建筑街最有可能分布在?,保护这些古建筑街的主要措施有:
5、综合题 读“株洲城市的发展”图,回答问题。
(1)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或河流名称:
? ①_________线;②_________线;③__________线;④___________(河流)。
(2)株洲城市在1949年以前规模较________;城市主要沿__________分布。
(3)现在,株洲城市规模和区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株洲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