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2:57
1、单选题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D.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A.促进东部地区改变能源结构
B.促进东部地区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C.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D.有利于带动东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3、单选题 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据此回答1—2题。
1.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产业开始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这些产业一般为
A.技术密集型产业? 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能源密集型产业
2.关于世界产业的转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大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②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③这种产业转移也可以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
④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和环境恶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综合题 (15分)水资源和人才、技术的缺乏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读“我国西北某一地区的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形成图中伸人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图中历史名城埋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该地区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如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问题,在a处上游筑修水库,那么对该流域生态的负面影响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_,其后果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消失。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发展_________等第三产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时,要发展________型农业,同时可推广_________、_________等灌溉技术。(8分)
(4)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雪线有____________变化,最终对流域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单选题 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的矛盾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管线各自然带大致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