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2:15
1、单选题 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
A.冬至到夏至
B.春分到秋分
C.夏至到冬至
D.秋分到春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南半球昼长于夜的时段是:秋分到春分。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同纬线上各地昼夜长短、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和季节均相同
B.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和区时一定相同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之分、昼夜交替、地方时和地转偏向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昼夜之分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形成地球上一半是昼,一半是夜的特征。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判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相同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D.恒星M是天狼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与地轴垂直的面是赤道平面,连接两条回归线的面是黄道平面,两个面之间的夹角是黄赤交角。目前核度数是23°26′,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总是直射赤道,不再作南北方向的往返移动。
图解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总是直射赤道,不再作南北方向的往返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北京时间2011年2月18日17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读下表,完成下题。
| ? | 火星 | 地球 |
| 直径 | 4220英里 | 7926英里 |
| 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 25度 | 23.5度 |
| 公转周期 | 687个地球日 | 365.25日 |
| 自转周期 | 24小时37分钟 | 23小时56分钟4秒 |
| 大气 | 主要是CO2以及部分水蒸气 | 氮、氧、氩及其他 |
| 大气密度 | 0.07 | 1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体考查类地行星特性的比较。通过地球和火星特性的比较可知火星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均比地球快慢,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大,由于火星存在25度的自转轴倾斜角所以存在昼夜长短的变化。而且火星自转轴的倾斜角度比地球大所以火星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比地球大。所以本题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要掌握地球自转相关知识结合题文就可以轻松答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ACB为晨昏线,C点位于格陵兰岛上。读图判断29—31题:
小题1: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的航线是:
A.从A地出发沿纬线向东到B地
B.从A地出发经D地再到B地
C.从A地出发经C地再到B地
D.从A地出发沿经线飞到北极点再向南到B地
小题2:若图中A点正当日出,此时北京时间是:
A.11时
B.23时
C.17时
D.5时
小题3:若图中A点正当日落,两小时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20°S,75°W
B.20°N,105°E
C.23°26′N,165°E
D.23°26′S,105°E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大圆航线。图中AB之间的纬度间隔较大,同时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即为大圆,所以最短航线应是从A地出发经C地再到B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A点正值日出,则为晨线,C点位于格陵兰岛上,所以为45°W,地方时为12:00,则北京时间为23点。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A点正当日落,则A位于昏线上,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0°N;根据此时135°E为直射点,两小时后直射点位于105°E。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