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30:09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小题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岩层的形态,花岗岩切断了石灰岩层,说明形成早于石灰岩,A错。乙山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山,B错。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C对。地形起伏平缓,主要为海拔较低的高原,D错。
【小题2】丙断层是断层面不发育的地区,没有陡崖,①错。丙是断层破碎带,②对。断层两侧岩层不同,说明岩层错开,③对。图中相对下沉的岩体并没有形成低地,④错。D对。
考点: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岩层形成的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内碛和表碛岩块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白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 ,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阿克库勒湖湖面与图中海拔最低点之间的高差可能为( )
A.120m
B.270m
C.420m
D.520m
【小题2】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湖为内流湖、盐度高
B.②河较①、③两河水位季节变化更小
C.①②③河流均注人白湖
D.白湖封冻期短、湖区周边谷地有森林
【小题3】根据材料的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A.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C.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湖面海拔高度为1900~2000m,图中海拔最低点位于图最左侧中间,海拔高度为1600~1700m,两地高差是200~400m,B正确。
【小题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知有河流从湖泊中流出,为外流湖,A错。②河从湖泊向外流,源头是湖泊水,水位季节变化小;①、③两河注入湖中,补给类型是高山冰雪融水,因此水位季节变化大,B正确,C错。
【小题3】材料显示,湖水成白色原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内碛和表碛岩块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可知地质作用冰冰川的侵蚀和搬运作用,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岱崮地貌”(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
A.花岗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小题2】图中陡崖的地貌类型属于
A.流水侵蚀地貌
B.风力侵蚀地貌
C.褶皱
D.断层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材料中提到“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则可判断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因为只有沉积岩中含有化石,故选D。
【小题2】结合景观图与等高线示意图可知图中陡崖的地貌类型属于断层,故选D。
考点:本题组借助地貌景观间接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类型特征。
点评:本题形式新颖,但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对文字、图像材料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改善山顶海拔3099米,属山地针叶叶林带。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图中结构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2、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C、层层梯田叠交错,犹如海上泛碧波
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8分)图13力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4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13中①、②两处的地质构造;任选其一,指出所对应岩层的变化特点。(3分)
(2)简述图13中所示水循环环节的外力作用表现。(3分)
(3)据图14信息,比较图13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