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5:28: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山脉和分界线,主峰太白山海拔超过3776米,“太白山生态旅游”吸引了众多徒步登山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旅游者自南坡向上攀登,可能2.从南坡攀登和从北坡攀登的旅游者,在交流照片和感受后,发现
A.看到山麓常绿树郁郁葱葱
B.看到驯鹿在林中奔逐
C.感觉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D.看到游人骑着牦牛上山
E.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海拔比北坡低
F.北坡的旅游者经历了一场短时小雨
G.南坡俯看有大片水田,而北坡没有
H.北坡的自然带景观比南坡复杂丰富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驯鹿主要位于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牦牛位于青藏高寒区;气温应逐渐递减。
2.秦岭为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南坡为阳坡、迎风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为背风坡、阴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怎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式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诗人胡玢在《庐山桑洛洲》中写道:“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奔欲尽,平沙长未休。”下
? 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A、诗中主要描述的是河流的侵蚀作用
? B、“新住处”位于河流右岸,“古岸”位于河流左岸
? C、诗中主要描述的是河流的沉积作用
? D、地球自转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2)夷平面又称均夷面。是地壳在长期稳定的条件下,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下对地面进行剥蚀与堆积过
? 程中形成的一个近似平坦地面。以下据形成夷平面最慢的是
[? ]
? A、河口三角洲
? B、上移河谷
? C、下游河床
? D、中游冲积平原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飞出地)与欠发达地区(飞入地)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实现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 目前,黄河三角洲每年约有1.5万亩“新生”土地,拥有适宜开发但未利用的土地482万亩。山东决定研究制定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吸引省内外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市县到飞地经济示范区投资。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视察山东时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图。

(1)目前,黄河三角洲“新生”土地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飞地经济”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飞出地”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的条件有哪些?
(3)指出图中山东半岛产业聚集区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建设各种产业聚集区的好处。
(4)图中蓝色经济区优势的产业部门有哪些?请为蓝色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
(1)黄河泥沙淤积(流水沉积)。
(2)丰富的土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经验。
(3)沿海分布。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集聚效益;增强交流与协作。
(4)海洋化工、海洋新能源、临海石油、港口物流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节约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等。


本题解析:
(1)黄河三角洲新增土地,是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其形成原因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2)黄河三角洲不断新增土地,本区的土地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发展“飞地经济”的最主要优势条件;发达地区可为本区提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东半岛产业聚集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这种沿海集聚的格局可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加强集聚效益。
(4)仔细读图,不难看出蓝色经济区优势的产业部门主要是与海洋有关的海洋化工、海洋运输、海洋新能源等。发展措施可从节能降耗、环保、发展高精尖技术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图岩层出现弯曲,形成褶皱构造,由内力作用中的水平挤压所形成;B图岩层出现断裂错位,形成断层构造,由内里作用中的垂直运动所形成;C图为河口三角洲,由外力作用中的流水沉积作用所形成;D图为火山喷发,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考点: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调查发现,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这表明海峡曾发生过(    )
A.河流改道
B.海陆变迁
C.火山地震
D.外力搬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题干“台湾海峡海底地层含有生活在陆地上的古代动物遗骨化石”,说明海峡曾经是陆地,现在是海底,可知海峡曾发生过海陆变迁,B正确。河流改道和外力搬运都是外力作用,只会塑造地表形态,不会使地层出现在海底,A、C错。火山地震并不能使地壳下沉到海底,C错。
考点:该题考查地壳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