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26:23
1、单选题 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时,则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地轴的关系是(?)
A.与赤道面垂直
B.与地轴交角最大
C.与赤道面重合
D.与地轴交角最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当地球上极昼或极夜范围最大时,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晨昏线和经线圈的夹角最大,与地轴的交角达到最大。与赤道平面交角变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教师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教师节9月10日位于夏至日至秋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P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B>A>C
C.C>A>B
D.A>B=C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P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所在纬度地区昼短夜长
B.C点所在纬度地区昼长夜短
C.B点所在纬度地区昼短夜长
D.P点所在纬度地区昼长夜短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正午太阳高度角(H)=90°-纬度差(当地所在纬度和直射点的纬度。同减异加),看图和据公式判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P点时,A点为68°26′;B点86°34′;C点63°08′。即选B。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P点,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相反,赤道昼夜平分。图中A、P在北半球,B在赤道,C在南半球,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A.24小时
B.24小时4分
C.23小时56分4秒
D.23小时54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以恒星为参照,自转了360°,周期为1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360°59"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注意区别恒星日和太阳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西五区时间),美国 “铱33”商业通信卫星和俄罗斯“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72°N 、98°E)高约790千米处相撞,产生12000块碎片。据此回答:
小题1:两卫星撞击时,北京时间为
A.2月11日0点55分
B.2月10日4点55分
C.2月9日22点55分
D.2月10日8点55分
小题2:两颗卫星相撞的时候,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C.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小题3:两颗卫星相撞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东八区区时比西五区早13个小时,所以北京时间=2009年2月10日11点55分+13小时=2月11日0点55分。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月10日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根据图示:①为3月21日前后,④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