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17:41
1、单选题 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赤道纬度最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为0,两极地区纬度最高,昼长最长为24小时,昼长最短为0小时,变化幅度达到2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请回答以下问题。
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干热季节”
B.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C.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M是晨线与纬线交点、N是昏线与纬线交点,则L、K所包围的部分为昼,当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北极附近极昼面积达到最大,北半球是夏季,南亚进入雨季,A错误;香山红叶出现在秋季,B错;附近台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C对;澳大利亚西北受东南风影响,进入旱季,草木枯黄。
考点: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 )
A.EM
B.MH
C.HN
D.NF
【小题2】据图可推知,该地 ( )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该地有两次直射机会,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北回归线之间,H日位于两次直射之间,则该日为该地夏至日。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附近)。E、F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南半球冬至日。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时段是北半球夏至日到秋分日这一时段,此时段为南半球的冬至日到春分日,对应图中EM段。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四季不分明;南半球没有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图中显示,该地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8°,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18.5°S,可能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南信风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韩国第三大城市仁川(37°28′N,126°37′E)位于该国西北部,是第17届亚洲运动会的承办城市,本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2014年9月19日下午6点在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将于10月4日闭幕。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运动会开幕时,下列城市即将日出的是( )
A.北京(116°E)
B.圣保罗(46°W)
C.伦敦(0°)
D.新德里(77°E)
【小题2】家住北京的球迷李华买到了开幕式门票,李华搭几点的班机(飞机飞行时间约2小时)飞往仁川最适合( )
A.9月19日15:20
B.9月19日13:25
C.9月19日16:00
D.9月19日14:30
【小题3】开幕式举行当天,仁川( )
A.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C.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北京
D.自转线速度变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126°37′E地方时18点时,可以计算出北京116°E的地方时17:18,圣保罗46°W地方时约6:32,伦敦0°地方时约10:34,新德里77°E地方时约15:42,即将日出 的是圣保罗,B对。
【小题2】当地时间18点开幕式举行,此时北京时间是17:34,飞机飞行2小时,所以至少应提前到15:34前出发,考虑到飞机场到运动场的时间,A时间太紧,可能晚点,A错。B相对较轻松,B对。C已经晚了,C错。14:30时间也较紧张,匆忙,D错。
【小题3】开幕式举行当天,太阳直射点仍在北半球,但已经接近赤道,昼长不是最大值,A错。太阳东北升,西北落,B错。根据材料,仁川纬度低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北京,C对。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D错。
考点:时间计算,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如图所示,Q点为晨昏圈与70°N的切点。图示时刻,Q点的地方时为 点(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⑸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参考答案:(1)12:00 (2)C (3)自20°S往南北两侧递减 (4)Q>P 14 (5)东北 (6)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 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的纬线20°S, 即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直射点纬度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Q 地刚好出现极夜,Q 地夜长大于P 地夜,M 地昼长为14 小时; 本卷第12 页(共17 页) (5)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 地位于M 的东北方向; (6)Q 地对趾点的坐标是(70°S,60°E),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40°=(90° -50°),0 时太阳高度为0°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