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15:15
1、综合题 (8分)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的世界著名地貌类型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4分)
(2)简述B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不利因素。(4分)
参考答案:(1)喀斯特地貌。(1分)成因:该地区易溶蚀的石灰岩分布广泛;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降雨量充足,长时间的溶蚀形成大量地下溶洞。(3分)
(2)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4分,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为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成因主要从流水侵蚀角度分析。(2)图示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平原面积小;且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而影响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下表:
| 运输周转量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管道(%) | 民用航空(%) |
| 货运周转量 | 39.3 | 1.8 | 44.9 | 1.9 | 0.05 |
| 旅客周转量 | 44.9 | 46.3 | 2.6 | / | 6.2 |

参考答案:
(1)公路?铁路?水运?铁路?公路?航空?运量小?运价高。
(2)公路?铁路?水运?空运
(3)空运?北京机场直飞拉萨
水运?用船舶通过海运到上海,然后溯江而上,用河运到达武汉。
公路?京沪高速公路
铁路?太焦,焦兖日铁路到兖州,然后通过京沪线到无锡。
本题解析:
略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举出四个)
(2)(4分)C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该地区的成功经验?该措施的作用是:?
(3)铁路C经过的平原开发较早,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参考答案: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流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本题解析:
(1)B山脉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它还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C铁路为包兰铁路,由图可知,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沙,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铁路C经过的平原为宁夏平原,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区域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包兰铁路所克服的困难及治理的成功经验、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1 ~4 题。
小题1:.图中山脉M为( )
A.雪峰山
B.武夷山
C.巫山
D.贺兰山
小题2:.图中P、Q为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分别是( )
A.葛洲坝、三峡
B.小浪底、三门峡
C.龙羊峡、李家峡
D.三峡、葛洲坝
小题3:.图中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4:.在图中P处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
A.灌溉
B.发电
C.航运
D.防洪
参考答案:
小题1: C
小题2: D
小题3: C
小题4: D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中省区轮廓,可看出是重庆市。M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处,是巫山。
小题2:图中河流是长江,P、Q分别为我国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小题3:图中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小题4:在图中P处(三峡)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防洪。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参考答案:
C
D
A
本题解析:
通过经纬度和河流,判断该地区为云贵高原,4℃等温线向北突出地区有长江一条支流经过,属于河流谷地,地势低,温度高于同纬度的两侧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
高原和高山地区的湿地,水源不是来自于河流泛滥,一般来源于山地的地下水。
湿地不能改造为农业用地,应保持原来状态,或变为湿地公园,为人类服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