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5:15: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8分)读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的世界著名地貌类型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4分)
(2)简述B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不利因素。(4分)


参考答案:(1)喀斯特地貌。(1分)成因:该地区易溶蚀的石灰岩分布广泛;属于亚热带气候区,年降雨量充足,长时间的溶蚀形成大量地下溶洞。(3分)
(2)耕地面积小;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4分,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云贵高原,为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其成因主要从流水侵蚀角度分析。(2)图示B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形起伏大,平原面积小;且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而影响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下表:

运输周转量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
民用航空(%)
货运周转量
39.3
1.8
44.9
1.9
0.05
旅客周转量
44.9
46.3
2.6
/
6.2
材料二:欧洲货物四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运输距离相关曲线

(1)我国的旅客周转中最重要的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货物运输最重要的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周转量最小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运输方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读材料二,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①运距<80千米时,用________;
②运距80—550千米时,用________;
③运距>550千米时,用________;运距长、贵重、急需、体积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
(3)下列不同类型及数量的货物,要从起点运到终点,请你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和线路:
①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拉萨,方式________,线路________________。
②十万吨煤,从天津到武汉,方式________,线路________________。
③二百只活猪从苏北到北京,方式________,线路________________。
④二百吨钢材从太原到无锡,方式________,线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公路?铁路?水运?铁路?公路?航空?运量小?运价高。
(2)公路?铁路?水运?空运
(3)空运?北京机场直飞拉萨
水运?用船舶通过海运到上海,然后溯江而上,用河运到达武汉。
公路?京沪高速公路
铁路?太焦,焦兖日铁路到兖州,然后通过京沪线到无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B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举例说明。(至少举出四个)
(2)(4分)C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该地区的成功经验?该措施的作用是:?
(3)铁路C经过的平原开发较早,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8分)


参考答案: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流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本题解析:
(1)B山脉是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一部分,它还是内流区与外流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区的分界线;200毫米年降水量等值线经过。
(2)C铁路为包兰铁路,由图可知,铁路在本区建设中所克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流沙,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没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种植固沙植物。
(3)铁路C经过的平原为宁夏平原,其农业发展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贺兰山阻挡风沙,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日较差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区域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包兰铁路所克服的困难及治理的成功经验、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完成1 ~4 题。

小题1:.图中山脉M为(  )
A.雪峰山
B.武夷山
C.巫山
D.贺兰山
小题2:.图中P、Q为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们分别是(  )
A.葛洲坝、三峡
B.小浪底、三门峡
C.龙羊峡、李家峡
D.三峡、葛洲坝
小题3:.图中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③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题4:.在图中P处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  )
A.灌溉
B.发电
C.航运
D.防洪


参考答案:
小题1: C
小题2: D
小题3: C
小题4: D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中省区轮廓,可看出是重庆市。M位于重庆市与湖北省的交界处,是巫山。
小题2:图中河流是长江,P、Q分别为我国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小题3:图中P、Q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地处我国季风区,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小题4:在图中P处(三峡)建设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首位目标是防洪。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参考答案:
C
D
A


本题解析:
通过经纬度和河流,判断该地区为云贵高原,4℃等温线向北突出地区有长江一条支流经过,属于河流谷地,地势低,温度高于同纬度的两侧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弯曲。
高原和高山地区的湿地,水源不是来自于河流泛滥,一般来源于山地的地下水。
湿地不能改造为农业用地,应保持原来状态,或变为湿地公园,为人类服务。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