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13:30
1、单选题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题。
1.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2.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A.47°
B.23.5°
C.94°
D.66.5°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④①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最大为90°,最小为66.5°,所以其差值为23.5°。
2.M为正午、N为子夜说明M点出现极夜现象,N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符合题意要求。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为①和④,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变式分析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根据题干信息画出晨昏线的侧视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理解晨昏线的最高点与极昼的交点是0时所在经线;与极夜的交点是12时所在经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地壳最厚的地方位于( )
A.西太平洋岛环链
B.夏威夷火山岛
C.东非裂谷带
D.青藏高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所以地壳最后的地方应为海拔最高的地方。故D正确。
考点在;考查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地壳结构中,主要组成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核
D.内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横波无法在液态中传播,故结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反映,古登堡以下的外核部分,横波消失,判断外核可能为液态。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的变化判断地球内部的物质状况。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岩石圈是指( )
A.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B.地壳和上地幔
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岩石圈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包括整个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的①~③为0°~66°34′S之间年内日出时刻分布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2.曲线由③→②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一直向南
D.一直向北
E.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F.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G.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H.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还渐增长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66°34′S①日出时刻为0时,②日出时刻为6时,③为12时。由此可以推出,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直射赤道,③直射北回归线。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一直向北。
(2)曲线由③→②变化的时段为6月22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但直射点向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