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11:25
1、单选题 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图表示河流峡谷,属于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B图表示河口三角洲,属于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C图表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而形成的地貌;D图为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
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正确判断地表形态,并结合其形成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判断其外力作用形式。准确的读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变质作用
B.②——外力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图中①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②是裸露于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③是已形成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④是各类岩石重熔再生形成岩浆,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据图完成下题。
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地质构造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是背斜
B.②处是向斜
C.③处是背斜
D.④处是断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凸向低值区,为山脊;②处等高线凸向高值区且为河流所在地,为山谷;③处为山顶;④为陡崖,形成可能是有断层构造而成,故D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岩层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中P岩石类型可能为(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小题2】若在图甲中M处发现了图乙中的岩石,则Q岩石为(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图甲中P岩石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之间,花岗岩是炽热岩浆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的,侵入过程中与石灰岩接触,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所以P岩石类型可能为变质岩,D对。花岗岩是侵入岩,A错。喷出岩 是火山岩,也叫玄武岩,B错。石灰岩是沉积岩,C错。
【小题2】若在图甲中M处发现了图乙中的岩石,根据图乙中岩石形状判断,含有化石。说明是沉积岩层,所以Q岩石是沉积岩,B对。其它岩层中不含化石,A、C、D错。
考点:地质剖面图,岩石类型、特征及转化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4分)德国气象家魏格纳由甲、乙两大洲之间的海岸线相互对应,尤其是甲大洲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乙大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海湾非常吻合,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1)试分析纳米贝、维多利亚两城市的气温异同。(6分)
(2)对比图中①②附近海域渔业资源数量差异并说明原因。(4分)
(3)若想找更多论据证明大陆漂移说的合理性,你认为可从哪些方面人手?(4分)
参考答案:
(1)两城市纬度均较低,气温均较高;两城市都临海,受海洋影响较大,两城市气温年较差均较小;均为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15 ℃;维多利亚沿岸有巴西暖流增温增湿作用,而纳米贝沿岸有本格拉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因此,纳米贝1月、7月气温均较维多利亚低。(6分)
(2)差异: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数量多于②附近海域。(2分)原因:①附近海域盛行沿岸上升流,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2分)
(3)两岸的地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