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09:20
1、单选题 在湖泊及其周围,由于湖泊与周围地区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性大气环流和小气候的产生。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原来的一个狭窄河流变为一个面积394 km2的“湖泊”。据此回答问题。1.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2.下列关于新安江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大气的影响,错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E.增加湿度
F.调节温度
G.增加蒸发量
H.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关于大气的热力环流的知识。根据所学可知,度假村和水库热力性质不同,白天度假村受热升温快、温度高而成低压.水库升温慢、温度低而成高压,两
者形成热力环流,近地面大气从水库吹向度假村。同理,夜晚度假村散热快、温度低而成高压,水库散热慢、温度高而成低压,风从度假村吹向水库。
2.本题主要考查水库等水体对气候的影响。难度中等。根据所学可知,水库、湖泊等水体对局部气候有许多的调节功能:增大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使气温的年较差变小等,但对雷电的发生次数等没有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下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2分)
(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4分)
秋季(9~11月)降水差异:上海为260mm左右,哈尔滨为70mm左右;(1分)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1分)
原因分析: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1分)锋面雨带南移, (1分)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
(2)(2分)
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1分)
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1分)
(3)(4分)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1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1分)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1分)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1分)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秋季时上海的降雨量多雨哈尔滨的降雨量,根据各月降雨量可分别计算出两地秋季降水总量。上海纬度较低,秋季锋面雨带南移,使该地再次形成雨季,降雨多。而北方的哈尔滨,一般7、8月份为雨季,秋季时锋面雨带南移,该地雨季结束。
(2)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是影响温度的主要因素。成都和上海纬度大致相同,造成其冬季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差异。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而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必备防晒用品说明该地光照强,影响光照(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拉萨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必备较厚衣物说明该地寒冷(或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地形等,拉萨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因此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考点: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巴西高原上树木落叶、草类枯黄之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正值:?(?)
A.温和多雨的冬季
B.寒冷干燥的冬季
C.高温多雨的夏季
D.炎热干燥的夏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气候。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树木落叶、草类枯黄是当地的冬季,则为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 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密度减少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 (高或低),并分析原因: 。
参考答案:
(1)扩大(1分) 增长(上升) (1分) 城市化(1分)
(2)卫星(1分) 新(1分)
(3)C(1分)
(4)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用水方便(任答两点即可) (2分)
(5)高(1分) 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排放大量热量 (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比较,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呈增长或上升趋势,反映了城市化过程。
(2)根据图例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卫星城和新区。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城市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外来打工人员主要是劳动力人口,城市发展快,增加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老龄人口比例不会上升,A错。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人口比重下降,B错。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C对。人口密度增加,D错。
(4)在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用水方便,农业基础好,有利于城市形成。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高。 因为在城市中心区,人口、工业密集,交通运输繁忙,排放大量热量。属于城市热岛效应。
考点:城市化过程的特征,区域人口结构变化,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热岛效应。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地面辐射式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考点:该题考查地面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