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9 15:09: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上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E.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F.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大气层中的CO2愈来愈少
G.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
H.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即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图中分析大气中CO2的来源:①是动植物遗体分解;②是呼吸作用;③是燃烧化石燃料。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结合上图分析,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所以,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互相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与生物学知识结合紧密,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
A.内蒙古草原退耕还林
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
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为耕地
D.大量砍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森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气候干旱,适合退耕还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应植树种草,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C、燃烧化石燃料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有关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


A、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B、大气中的氮全部来自生物的作用
C、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D、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参与的结果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2.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12月至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E.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F.硬叶林→草原→荒漠
G.落叶林→草原→荒漠
H.雨林→草原→荒漠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X位于澳大利亚西南地区,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降水集中于冬季,而南半球的冬季为6—8月。
2.结合图示的气候类型分布,X为地中海气候,Y为亚热带草原气候;Z为热带沙漠气候,故判断自然经过为硬叶林、草原和荒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尸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2、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导致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②臭氧层的破坏;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