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三)

时间:2019-06-29 15:07: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E.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F.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G.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H.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比例尺的大小是指比值大的表示比例尺大,比值小的表示比例尺小。甲图比例尺为1:15 000,乙图比例尺为1:18 000,甲图大于乙图 ,A正确。甲乙都为地图,B错。比例尺甲为线段式,乙为数字式,C错。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图例,D错。
2.该图为有向标图,按正北方向做出东西方向。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A错。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米,B错。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C对。若原图比例尺为n,放大1倍后比例尺为n+n,则图幅面积将增大4倍,D错。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三要素。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3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材料二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林区,但经过20世纪的大规模采伐,森林面积大幅下降。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封山育林,取消木材进口关税,鼓励木材进口,特别是自2015年4月1日起,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目前,俄罗斯原木大量向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量的45%。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判断图中M区域的农业类型,并说明理由。(13分)
(2)分析东北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的原因。(10分)
(3)分析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木材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13分) 林业(3分)  等雪期线在M地区向南(或西南)凸出(2分)。表明M地区雪期长于其东西两侧,即M地区气温较低(2分),因此,其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2分),地势起伏较大,山区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2分),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2分)。
(2)(10分)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且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2分)。天然林商业采伐会导致东北地区森林面积下降,造成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水位变化加大,旱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3)(8分)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可利用森林资源减少;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大增;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且与我国运输距离近,运费低;国家从政策上鼓励木材进口(每点2分,共8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雪期线在M地区向南,或向西南较低纬度凸出。判断M地区雪期长于其东西两侧,即M地区气温较低,地势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所以农业类型为林业。
(2)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且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和环境效益。天然林商业采伐会导致东北地区森林面积下降,造成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森林破坏,涵养水源功能下降,河流水位变化加大,旱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气候趋于干旱,降水变率增大。生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使地面沟谷纵横。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
(3)根据材料二,由于可利用森林资源减少,我国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木材需求量大增。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且与我国运输距离近,运费低。国家从政策上鼓励木材进口,取消木材进口关税。
考点:等值线图,区域农业类型,我国天然森林资源保护措施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发现是B地植被生长比A地更茂盛,原因是B地(   )
A.位于向阳坡,光照更充足
B.坡度更缓,土层更厚,土壤水份条件好
C.地处迎风坡,降水更多
D.温度更高,热量条件更好
【小题2】图中18℃等温线分布(    )
A.受东部山脉影响向北凸出
B.受低地影响,通过Q处
C.受河谷地形影响,通过P处
D.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纬线平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右侧A、B两地的等高线图分析,B地等高线比A地更为稀疏,说明坡度较缓,物质迁移速度慢,水土流失少,土壤厚度大,土壤肥力高。B温度略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好。A地温度较高,蒸发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所以B地植被更茂盛。
【小题2】读图,可以看到图中该处有河流经过,所以该地为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等温线是气温数值相同的点的连线,只有纬度较高处才有与图示处有相同的气温值,所以等温线应向纬度较高处凸出,通过P处。故C正确。
考点:区域地理、非地带性因素地形对等温线走向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2.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3.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E.向斜
F.背斜
G.谷地
H.山岭
I.日本樱花烂漫时
G.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金秋十月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流于山谷中,山谷中部低两侧高,如下图AB两地高于C地,ABD在同一等高线上,高度相同,可得D高于C,河流由D流向C,河流流向如下图。图中有纬线,纬线表示正东正西方向,可见河流由南向北流,B对。

2.河谷地区,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背斜顶部拉张岩层破碎容易被侵蚀成山谷,B对。
3.河流自南向北流,西侧沉积东侧侵蚀,说明流水右偏,为北半球。北半球纬度向南减少,说明P地位于300-400N,北半球大陆西岸300-400N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河流丰水期,河流补给泉水较多,涌水量最大是当地冬季。日本樱花烂漫时春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为北半于冬季,金秋十月为北半球秋季。C对。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与河流、地质构造、河流补给与季节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图为等值线示意图,已知c>b>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  
A.  OA、OB、OC为锋面    B.OA是冷锋,OB是暖锋
C.O出多云雨天气        D.O处为晴朗天气                                                  
【小题2】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土地租金线,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甲处住宅一定是低级住宅区         B.O处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C.OA、OB、OC可能是交通线          D.图中显示影响土地租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c>b>a,如果为等压线,该处为一高压中心,OA、OB、OC为高压脊,不可能形成锋面;O处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若为等地租线,则O处地租最高,可能形成中心商务区;OA、OB、OC地租较高,可能是交通线;图中体现了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地租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