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9-06-29 15:07:3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于当地时间6月9日15点30分在德国慕尼黑(东1区)隆重开幕。据此判断1—2题。
小题1:在我国最东端的人们要准时收看开幕式盛况,应该在北京时间?(?)
A.6月9日22时30分
B.6月10日22时30分
C.6月10日15时30分
D.6月9日8时30分
小题2:世界杯开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东 北平原正忙于种植甜菜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处于伏旱季节
C.塔里木河正处于汛期
D.华北平原正忙于收割小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中、韩、日三国近年来产业结构》,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第一产业,不正确的叙述是: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
C.日、韩两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的低很多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小题2:关于第二产业,不正确的叙述是:(?)
A.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第一、三产业
B.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韩国和日本
C.我国第二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低于韩国和日本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第一产业——农业产业构成的比重大,但劳动生产率低。由于我国农业人 口众多, 8 亿多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 有 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剩余。 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是因为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所致,并不是产业落后造成的。选择D项。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韩国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大,日本是世界上少数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韩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生产技术水平一般较我国高,故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可能高于日韩。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青海省与山东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青海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小,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回答5—6题。

小题1:图中山脉②是我国下列哪一组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A.第二、三级阶梯和湿润区、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外流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
D.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和140千卡/平方厘米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等值线
小题2:对图示地区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
B.该地区河流冬季无结冰期
C.夏季河流的含沙量较大
D.河流最大径流量出现在6月份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本题解析:考查中国地理概况。
小题1:根据经度定位,②为大兴安岭,是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和半湿润区、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小题1:根据经度定位,该地区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B项,河流冬季有较长的结冰期;C项,东北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D项,河流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8月份。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塔里木河
B.雅鲁藏布江
C.淮河
D.黄河
小题2:图中甲湖泊水的主要来源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土壤水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小题1:图示表示青海省,西南部的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
小题2:甲湖泊为青海湖,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湖,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