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5:04:07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形成图幅西北部地区蒸发量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
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E.大气湿度大,地表水不易蒸发
F.地表水稀少,土壤表层含水量小
G.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H.人类大量发展绿洲农业,植物蒸腾旺盛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该题以中国局部区域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图中给出了明显的长江和黄河信息,丁地湖北省,丙地年蒸发量在600mm内,应该是大于600mm,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有三个600mm;甲地区年蒸发量等值线密集,乙地稀疏,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200mm等降水量线,在图中更偏背的位置。2.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时是我国的夏季中7-8月,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稻田受旱暑骄阳。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便道①②③④四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坡度最小
B.②处坡度较①处大
C.③处坡度较④处大
D.④处坡度最大
【小题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乙处可看到甲地
B.甲、乙间的直线距离大约是600米
C.丙处可能有河流发育且流向为自西向东
D.图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坡度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进行判断,密度越大坡度越大。便道①②③④中,④处的等高线是最密集的。
【小题2】甲处和乙地位于不同方向上的山坡上,其间有山脊阻挡,所以在甲处不能看到乙地,A不正确。根据图中比例尺可计算出水平距离约为600米,B答案正确;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原理,丙处为谷地,可能有河流发育,根据指向标可知,河流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C正确;根据干支流分布,可知图中河流的主干由南向北流。
考点:等高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1-4题:
?
小题1: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00m
B.150m
C.200m
D.250m
小题2: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B.250m
C.300m
D.400m
小题3: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4: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东北向西南
D.由西北向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图,等温线a <b< c,回答:
⑴ 该图表示 (南、北)半球;
⑵ 该图 (一、七)月气温分布;
⑶ 图中洋流P属于 (寒、暖)流,若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渔场;
⑷ 造成图中海陆等温线弯曲方向不同的原因是: 。
⑸ 若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随着这里洋流的流动,
将会产生的后果是:① ②
参考答案:
⑴ 北 (2分)
⑵ 一(2分)
⑶ 暖 (2分)北海道 (2分)
⑷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同纬度大陆温度低于海洋温度(2分)
⑸ ①加速石油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1分)②扩大石油污染的范围(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可知,是位于北半球。
(2)根据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是1月的特征。
(3)P是由高温流向低温,所以是暖流。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
(4)陆地与海洋冬夏季节的气温差异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
(5)本题考查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利的是加速净化速度,不利的是扩大污染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甲表示潜水位等值线,图乙表示图甲中XY两地间的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地的地下径流方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从北向南
【小题2】在资源利用上,图中显示该地存在的问题是( )
A.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盐碱化
B.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C.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
D.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沙漠化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地下径流的流向应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值指向低值,画出图中①地地下径流,可知其方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故选C。
【小题2】由图可知该地潜水位等值线出现了低值中心,故该地区应是大量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所致,故选C。
考点:等潜水位线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