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58:13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日内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变化曲线分别对应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小题2】该地该日可能是( )
A.夏季的某日
B.午后经历雷阵雨
C.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昼长小于12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太阳辐射只有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会有,观察图可得,③为太阳辐射;气温一天中最大值出现在14时前后,①为气温变化曲线;正午时太阳高度最大,地面吸收热量多,地面辐射最强,②为地面辐射,所以选C项。
【小题2】根据上题分析可得,③为太阳辐射,日出在4:30 前后,日落在19:30前后,说明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为夏季,A对D错;该地为我国某地,此日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C错;B项无法判断。
考点:等值线判断;地理特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150°W 某地全年白昼小时数曲线图。读图回答1-2 题
1.该地一年中白昼最大差值约
[?]
A.6小时?
B.13小时
C.16小时
D.19小时
2.图中曲线a→b→c→d点的过程,经历了
①1恒星年?②1回归年? ③白昼时长由短到长再到短?④晨昏线每天由东向西移动360°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为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玫瑰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2.冬至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
E.①④③②
F.②①④③
G.④③②①
H.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根据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判断,①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位于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②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0,判断该地为北极圈上;③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90°,判断位于北回归线;④在北半球冬半年,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判断该地位于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
2.结合上题结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昼长越往南越长。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日本的温带季风气候与我国东部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成因不同
B.冬夏季温差不同
C.海洋性强
D.冬季降水较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两次地震数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 震中 | 参考位置 | 震级 | 纬度 | 经度 | 地震时刻(北京时间) |
| ① | 日本九州岛 | 6.0 | 33.6oN | 131.9oE | 2014-03-14 01:06:52 |
| ② | 美国加州海岸附近 | 7.0 | 40.8oN | 125.0oW | 2014-03-10 13:18:14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地地震时,当地位于东九区,时间为14日02:06:52,②地位于西八区与东九区相差17小时,应减17,所以②地时间为13日09:06:52,故A错;粤、闽4月进入雨季,3月未进入雨季,B错;②地位于北纬40度附近,地震时为西风带控制,C错;①②位于太平洋沿岸,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以D正确。
小题2:由①地向②利用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影响,顺风顺水,A错;沿途看不到雨林景观,C错;美国和日本一样,运进原材料,运出成品,所以D项错;3月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北半球日出逐渐提前,所以选B项。
小题3:②地位于美国西部,工业和人口较少,有海湾存在,建跨海大桥,因此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