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57:28
1、判断题 混合农业在我国没有分布。
参考答案:错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混合农业主要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世界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也属于混合农业。所以本题叙述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距东北部的主要市场很远,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高,其农产品大量销往美国东北部市场,其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政策
D.劳动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销售距离的变远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
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为:光照强,温差大,由于冬季低温,故病虫害少。主要的限制条件:由于地势高、高寒,故热量不足,降水少;该地区多为咸水湖,不能用作灌溉水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小题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农作物种类判断是我国南方地区,结合地貌特点确定是以低山、丘陵为主的江南丘陵。
小题2: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其特点是酸性强,有机质含量少,土质黏重。
小题3:江南丘陵地区山地多,平原少,其相互比例为4∶1,再加上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这样既能发挥低山丘陵土地资源的潜力,又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各业,改变单一种植粮食作物的局面,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中国简图,回答:(10分)
⑴ A为我国的______(海), B为______(岛),C为______(海峡),D为______(半岛)。
⑵ E河为______,F省简称为______。
⑶ G地区的沙土丘陵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油料作物是_____。H地区的糖料作物是______,
⑷ 填注我国商品粮基地名称:I______、J______。
参考答案:
⑴?东海?台湾岛?琼州海峡?辽东半岛?(4分)
⑵?黄河?内蒙古?(2分)
⑶?花生?甜菜?(2分)?
⑷?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2分)
本题解析:
⑴ 本题考查我国濒临的海洋和主要岛屿。根据图示:A为我国的东海, B为台湾岛,C为琼州海峡,D为辽东半岛。
⑵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河流和行政区。E河为黄河,F省为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
⑶ G地区的沙土丘陵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油料作物是花生。H地区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⑷ 根据图示:图中I为三江平原、J为珠江三角洲。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