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9 14:54: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科学家在亚平宁半岛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该洞穴岩石成因与下列岩石相同的是(   )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小题2】从石笋剖面可以得知(   )
A.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
B.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
C.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两次
D.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一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科学家发现洞穴的地点是在海岸水面下30米处,应该在大陆架上,而大陆架上一般是海底生物比较繁盛的地带,且由于大河所携带泥沙的汇入,所以容易发生沉积作用,因而该洞穴从成因上讲应该是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是要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经过地壳运动可能出露地表。显然大陆架上不能满足这个条件。花岗岩和玄武岩都是岩浆岩,大理岩是变质岩,石灰岩是沉积岩。题中的白色沉积层为海面以下生物沉积,棕黄色的岩石层为海面以上泥沙沉积。选D正确。
【小题2】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应该是海洋生物沉积陆上泥沙沉积交替进行。当该地区出露地表时,沉积物以陆地上的沉积物为主,且陆上沉积作用比较强,当该地区在海里时,沉积物又以海上的生物为主。石笋的剖面间隔来看,棕黄色的岩石层被分为两个部分,应该是出露海面两次。选C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岩石成因及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能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模式图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注意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产,而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故C图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11分)

(1)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               ,判断理由是                            
                                                             。
(2)A地成山的原是                                              
(3)已知③岩层为石灰岩,图中打斜线的区域,可能形成                岩原因是                                                            
(4)该地区要开一条东西向的低下隧道,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A、B两处的地下,哪一处较合适,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1分) 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1分)
(2)向斜槽部因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2分)
(3)变质岩(大理岩)(1分)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变质(2分)
(4)B处地下(1分),
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集聚,这样既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影响交通安全。(3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判断:A、B两处,属于背斜的是B,判断理由是岩层向上拱起,背斜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
(2)A处是向斜成山,原因是:向斜槽部因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3)③岩层为石灰岩,靠近岩浆,可能发生变质形成大理岩,原因是石灰岩受岩浆侵入影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发生变质。
(4)背斜适合修建隧道。所以选择B处地下,原因是:B处为背斜核部,背斜的岩受力点在两翼,在背斜核部开凿隧道,上方岩层不会对隧道产生压力,隧道的安全稳定性好;背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顺岩层向下渗流,不会在地下集聚,这样既不会因积水而影响交通,也不会影响交通安全。
考点:本题考查了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构造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点评:判读背斜向斜,可以根据岩层弯曲,但是最准确的方法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当地时间2015年2月17日8时6分,日本东北地区近海发生6.9级地震。下图为2014年发布的日本未来30年6级以上地震发生概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该地震发生时
A.国际标准时为17日11时6分
B.东京所感受的震级小于6.9级
C.四川南充(105ºE)已经日出
D.可能引发附近沿海受海啸威胁
【小题2】由图示信息可知
A.各地地震发生的时段
B.高概率区处于面向太平洋板块一侧
C.该国多火山、石林
D.东京未来30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日本当地时间2月17日8时6分地震,指东京时间即东9区时间。国际标准时间是0时区时间,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月16日23时6分,A错。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B错。四川南充位于东7区,此时是2月17日6时6分,2月份是冬季,日出晚于6点,所以没有日出,C错。地震可能引发附近沿海受海啸威胁,D对。
【小题2】图示信息表示的是地震发生的概率,不能表示各地地震发生的时段,A错。根据图例可以判断,高概率区处于面向太平洋板块一侧,B对。该国多火山,但缺少石林分布,C错。该图可知东京未来30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分布情况,不是准确数据,D错。
考点:时间计算,地震相关知识,读图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

材料4:部分岛屿轮廓图(图丙)。

(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_______,Y大陆是               。(2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2分)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___     ________板块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分)
(4)③岛在④岛的       方向。(1分)


参考答案:
(1)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大陆架,海沟
(3)亚欧,太平洋
(4)东南


本题解析:
(1)读图,X大陆面积较小,但海拔最高,是南极大陆。Y大陆面积最小,是澳大利亚大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大陆架,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海沟。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是日本,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4)根据经纬度判断,③岛在④岛的东南方向。
考点:大洲的特征,海底地形结构,板块构造,地图上的方向。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