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53:18
1、单选题 读“四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率历史及预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1950年以来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小题2:下列措施与抑制人口老龄化无关的是
A.倡导适龄妇女生育
B.鼓励外来移民
C.推迟退休年龄
D.增加儿童抚养补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图中老年人占总人口比率上升的幅度越大,说明老龄化速度越快,故日本的老龄化速度最快。
小题2:推迟退休年龄,与人口老龄化无关。倡导适龄妇女生育、增加儿童抚养补贴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从而抑制老龄化;鼓励外来移民,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数量,降低老年人比重,从而抑制老龄化。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2000年人口普查排在前五位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广东省、四川省、江苏省。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中、西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三: 2013年11月1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小题1:分析材料一,第六次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第五次普查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常住人口分,河南人口数由2000年的第一下降到了2010年的第三,但这不能说明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B.按常住人口分,广东人口数由2000年的第三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一,主要是因为这十年中广东经济飞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劳动力就业。
C.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按常住人口分,排在前五位的省份都是中部和东部省份,反映了我国人口集中在黑河—腾冲一线东南的地理分布现象
D.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十年来我国人口分布向经济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仍在继续,东部发达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小题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总人口增长较慢,中西部增长慢。主要因为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导致的。
B.2000年一2010年间人口密度增长最快的是东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其他地区高。
C.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人口密度变化特点,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将首先进入“低-低-低模式”。
D.2000年一2010年间我国人口分布,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
小题3: 材料三中,“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人口与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主要基于我国(?)
A.“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等问题日益严峻。
B.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应通过鼓励生育适应发展。
C.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村劳动力出现短缺。
D.西部经济大开发,需求实现更多的人口迁移。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五个省份中,四川属于西部省份。所以C错误。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在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迁移。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2000年一2010年间东、中部人口密度增加,西部略有下降,D正确;但是这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因该是人口迁移,不是自然增长。
小题3: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会适当增加出生率。会缓解由于出生率低带来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龄化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某市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回答题。
小题1:2006年该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小题2:该市十年来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人口迁入
B.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
C.自然增长率较高
D.死亡率大幅下降
小题3:该市城市化 ?
A.速度快、水平低
B.体现了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C.是城市问题产生的原因
D.降低了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2006年,该市的人口出生率约0.6%,死亡率约0.5%;自然增长率约0.1%,判断属于现代型模式。
小题2:结合图示资料,该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该市的常住人口从1250万增长到1550万,人口增长迅速,故判断主要是由于人口迁入。
小题3:从该市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判断,该市的城市化水平高,说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根据图示的人口增长的三率特征、人口数量的变化和自然增长率特征;利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判断城市化水平等基本内容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种地理事物的全球变化发展趋势,其单位可能为(吨、亩、人、桶),读图完成6~8题。
小题1:该地理事物是
A.人口数量
B.耕地面积
C.粮食产量
D.石油产量
小题2:图中非阴影区域表达的是
A.老龄化人口比重
B.耕地面积增加比重
C.粮食产量增加比重
D.石油产量增加比重
小题3:导致图中非阴影区域面积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低
B.荒漠化
C.培育优良品种
D.开采量增加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数字看只可能是人口。2000年世界人口达到61亿。
小题2:明确了是人口,本题只能是关于人口的选项。
小题3:老龄化人口比例上升,这是由出生率低造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A表示_______国家;从平均年龄来看,A类国家平均年龄比B类国家_____。
(2)A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_____,B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___。
(3)B类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应采取什么对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2表示A、B两类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则与甲对应的是_________(填A或B)类国家,这种变
? 化对乙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对甲地造成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发达;大
(2)三低型或现代型;高低高型或过渡型
(3)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加重环境负担,加重社会治安压力。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4)B;弥补劳动力不足,促进经济发展;人才流失,家庭不稳定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