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50:34
1、单选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目前,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3.该生态环境问题对该地区的危害是
A.耕地面积扩大,单位面积投入劳动力减少
B.人口增长过快
C.气候发生异常变化,水旱灾害频发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E.荒漠化严重
F.水土流失严重
G.热带雨林滥伐
H.气候异常
I.水土流失加剧
G.物种锐减或灭绝
河湖淤积,洪涝灾害加剧
土地肥力下降
参考答案:1. D
2. B
3. D
本题解析:1.根据表格内容显示,该地虽然耕地面积扩大,但是植被覆盖率降低,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通过表格数据分析,该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壤肥力降低,所以该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使耕地土层变薄、养分流失、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多选题 区域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
A.四川盆地——绿洲农业
B.宁夏平原——灌溉农业
C.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业
D.长江三角洲——大牧场放牧业
参考答案: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峰①与桥梁③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A.450米
B.650米
C.750米
D.850米
小题2: 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乙村易受到泥石流的影响
B.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西部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④地
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流向西南
小题3:关于甲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B.发展交通运输的条件劣于乙村
C.可以利用瀑布景观发展旅游业
D.聚落发展的规模要比乙村大些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结合图例可知山峰①的海拔在 900~1000米之间,桥梁A的海拔在300~400米之间,故两者的相对高度范围为500~700米之间,B选项正确。
小题2:乙村位于上游河谷地区,因是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处地势较陡峻,故易受泥石流影响,A选项正确。该处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进而推断该区域地势由北南西三面向东部倾斜,B、D选项错误。C地为夏季风的迎风坡,B地为夏季风的背风坡,B地夏季降水量小于C地, C选项错误。
小题3:图示甲村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雨热同期,位于河流下游,平原面积较广阔,故主要的农业生产为种植业;发展运输的条件优于乙村;故聚落发展规模较乙村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东部沿海地区图”,并回答问题。
小题1:A地区在工业发展的条件上,比F地区优越的是?
A.高校林立,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消费市场广大
小题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共同条件是
A.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
B.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河网密布
D.热量充足,无霜期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产业发展。
小题1:图示A为辽中南工业区,较F长三角工业区资源丰富。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为季风区,故雨热同期,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下图推断出的结论,关于第一产业不正确的表述是
[? ]
A、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其产值比重,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
B、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会导致第一产业劳动力剩余
C、日、韩两国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比我国低得多
D、日、韩两国第一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结构中比重都低,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