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45:43
1、综合题 (28分)西南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自然环境复杂,人类活动深受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云南省六大流域水土流失的分布状况
(1)材料一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4分)
(2)材料一中318国道四川段沿途景色奇美,乘车此段可强烈感受到自然带的?地带性变化,此路段夏季常面临?、?等地质灾害的威胁。(6分)
(3)依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析川西地区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困难。(8分)
(4)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___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比例最高的是____流域。为了治理水土流失,云南省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1)东多西少?沿河布局(4分)
(2)垂直?滑坡(崩塌) 泥石流(6分)
(3)优势:水能资源丰富;适宜建坝的地址多(可梯级开发);人口分布少,建站动迁居民少。(每点2分,满分4分)
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影响选址与施工;雨季降水集中,影响施工;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困难。(每点2分,满分4分)
(4)长江;红河。(4分)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调整农业结构;⑤实施生态移民。(任答其中三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通过图中的城市符号分布可知,四川城市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沿河布局。
(2)读图可以看到,318国道从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通向我国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乘车途中,不足500千米的路程,海拔升高约2000米,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是垂直地带性变化。
沿途要穿过许多大江大河,高山峡谷,这里地震活动较多,岩石破碎,受夏季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降水多,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
(3)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要求水能丰富,也就是水量大,落差大。川西地区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这里是我国的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地势陡,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这里的河流众多,峡谷多,适宜建坝的地址多,许多河道可梯级开发,开发潜力巨大。这里人口分布少,建水电站动迁居民少。
困难:川西地区属于阶梯交界地带,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多断裂带。雨季长,降水量大,影响施工进度。山河相间,多高山峡谷,交通不便,物资运输与后勤保障困难。
(4)读材料二可知,云南省六大流域中,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是长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总面积最高的是红河。
治理对策:要治理水土流失,增选要保护植被,可采取封山育林的办法。其次是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云南地区多山地,地形坡度较大,可以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做到土不下坡。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做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于一些原来居住在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地区,生态脆弱区以及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区,人口规模远远超过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的地区,让人口搬离原来的居住地, 在另外的地方定居并重建家园。也就是实施生态移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比乙区少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根据图示:甲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水分少;乙区域为青藏高寒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丙为东部季风区。乙区与丙区南部以横断山区为界线;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丙区北部为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海峡两岸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A河水量比B河?(大或小);C海峡属于我国边缘海中的?海;
D代表的资源产地名称是?。
(2)台湾省大力发展“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和电子工业,请从其经济特征分析台湾经济发展条件。(5分)
材料二: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图中Q处的年降雪日数(用T表示)的范围是
?;(2分)
该地等温线和年降雪等日数线分析Q处年降雪日数不同于周边地区的主要原因。?
(4)简要分析鄂尔多斯内流区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参考答案:
(1)小?东?布袋 盐场
(2)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 便;岛内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丰富;岛内市场狭小;
技术力量雄厚。
(3)? 10< T < 15?(Q处等温线向南凸,年降雪日数大于周边地区)该地位于贺兰山, 地势高, 气温低,故降雪日数较多。
(4) 自然: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且蒸发大,地表径流少;
人为:长期破坏植被,加剧干旱且过度使用水资源。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长江中下游平原
小题2: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景观判断为我国南方的水田梯田景观,故判断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只有江南丘陵符合。
小题2: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土壤为红壤,缺磷少钙,土壤粘重且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低,故只有D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根据图示的地形和农作物类型等信息准确判断我国的区域位置,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土壤的基本特征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某工业基地所在区既分布有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又是甘蔗的重要产区,该工业基地指
A.珠江三角洲地区
B.辽中南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京津唐地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工业基地所在区既分布有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又是甘蔗的重要产区,说明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热带地区,我国辽中南地区和京津唐地区位于暖温带,沪宁杭地区位于亚热带,只有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热带,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