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14:43: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某半球30°~40°纬线间的海陆分布形势(Ⅰ)和气候资料(Ⅱ)两图,回答题.

小题1:当①海岸在图(Ⅱ)中的甲时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④地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
C.③海洋上副高西进北移
D.由⑤海洋驶向①海域船舶顺风顺水
小题2:一架飞机从图(Ⅰ)乙处起飞,欲飞往某阿拉伯国家。假设该飞机每小时飞越经度约 20°,飞机起飞1小时30分钟出现故障需就近降落,飞机与地面联系的机场最有可能的是(?)
A.东京
B.开罗
C.乌鲁木齐
D.耶路撒冷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I)中的海陆分布状况可以判定图(I)所反映的是北半球的30—40度地带的海陆分布状况,①为地中海、②为亚欧大陆、③为太平洋、④为北美大陆、⑤为大西洋。如果地中海出现高温少雨时一般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受下沉的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舶只是顺水不存在顺风的问题;也正值图示范围内的亚欧大陆东岸和北美大陆的冬小麦收获时节、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北移最强盛的时节。故选C
小题2:从乙处起飞的飞机是在向西飞,每小时向西飞20上经度,1个小时30分钟只能向西飞出30个经度左右,乙的经度位置大约是东经120度左右,向西30度,大概是在东经90度左右,在所给的供选的答案中,只有C乌鲁木齐在东经90度附近,开罗和耶路撒冷大约都在东经30附近,东京在起飞地的东面,故只有选C。
点评:本题通过对世界局部区域的海陆分布图与特定区域的气温、降水图的判读,考查考生对世界海陆分布状况及其世界各地的气候特征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关于图中的环流系统说法正确的有(   )

A.图示环流北半球部分呈顺时针,南半球部分呈逆时针
B.形成该环流系统的假设之一考虑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C.形成该环流系统的假设之一为地表均匀
D.形成该环流系统的假设之一为地球不自转


参考答案:ACD


本题解析:图示环流是发生在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赤道地区热,大气上升,极地地区冷,大气下沉,所以环流方向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A正确;但是此环流忽略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忽略了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转偏向了,还忽略了海陆差异等地表不均一引起的同纬度地区的差异,所以,C、D正确,B错误。
考点:三圈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全国高温预报图,回答1~2题.
1.造成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2.图中乙地气温高达40℃以上,其成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锋面气旋
B.暖锋
C.热低压
D.反气旋
E.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F.沙漠地表,增温较快
G.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
H.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甲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图中看出时间为七月份,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七八月份受副高影响出现伏旱天气,导致该区高温。乙地为塔里木盆地。此题利用排除法可以选择。
本题主要考查了高温天气的原因及危害。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位于长江流域,此时为副热带高压气压可知,高温干旱,出现了伏旱天气。此时正值农作物生长季节,高温天气加剧了旱情,是农业减产。乙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沙漠地表,增温较快;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下图中锋面移动是30 km/小时,城市目前是14时,说明:

(1)该锋是?锋,判断依据是?方向移动。
(2)锋面什么时间将会移到城市上空,未来48小时内,该城市的天气将怎样变化?
(3)某医院救治的128例脑溢血患者中,有116例是锋面过境时发生的。肺结核病人咳血,特别是婴儿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在锋面过境时发病率很高,为什么?


参考答案:(1)冷?冷气团向暖气团
(2)次日14时前一段时间,云层逐渐增厚,风速逐渐增大;次日14时左右,锋面过境,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气温突然下降,对老人和婴幼儿不利,易患感冒、肺炎。冷锋过境气压变化大,易造成脑溢血。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根据图中冷气团的移动方向,知道该锋面是冷锋。根据锋面的移动速度可以计算出锋面到达城市上空的时间:(1440—70)30=24(小时),即次日14时左右移到该城市上空。未来48小时的天气变化,即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冷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剧烈,老人、婴儿不适应。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2002年7月,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从7月9日开始至15日高温范围已经扩大到华北,黄淮,长江中下游,华南、贵州、四川以及陕西中南部,日最高气温升到了39度左右,这么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在历史同期是非常少见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小题2:该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是?
A.受高气压系统长期控制
B.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C.受准静止锋长期控制
D.受热带大陆气团长期控制
小题3:2002年7月16、17日开始,从北方南下的一股冷空气可能?(?)
A.给我国东部带来降温减湿天气
B.给华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C.给我国东部带来降雨降温天气
D.给我国华南地区带来寒冷干燥天气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
小题1:7月形成长江流域高温晴朗天气,主要是由于是副高影响,而形成的伏旱,副高属于反气旋。
小题2:同上题分析。
小题3:我国北方夏季由于冷锋活动而形成北方夏季的暴雨。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