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43:37
1、综合题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M县城镇和水系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M县处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最高海拔为1254米,最低海拔为24米,森林覆盖率为68.6%,煤炭、铜等矿产资源丰富。
(1)描述M县的地形、地势特征。?。(6分)
(2)比较R1河,R2河水能蕴藏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图中①—④城镇中哪一个将最有可能发展成较大城市并说明理由。?。(6分)
(4)根据材料提供的自然资源条件,该县可发展的主要工业有(至少3种):?。在倡导“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你认为该县优先发展哪一种工业并说明理由。?。(12分)
参考答案: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起伏大。(每点2分,满分6分)
(2)R2河的水能蕴藏量比R1河大。(2分)两河落差都大,但R2与R1河流域面积大(集水面积广),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4分)
(3)③(2分)地势较低平,水陆交通便利。(4分)
(4)采掘工业、煤炭工业、有色冶金工业、电力工业、森林 工业等。(每点 3分,满分6分)水电工业。(2分)理由:该地河流众多,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为可再生能源;水电清洁无污染;水电开发综合效益大。(每答1点得2分,满分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是资源经济的四种区域类型表,读表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类型分别为
[? ]
A.Ⅰ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B.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Ⅱ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
C.Ⅰ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D.Ⅰ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型、Ⅱ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型、Ⅲ资源短缺经济发达型、Ⅳ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型
2.表中人均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
[? ]
A.荷兰?
B.日本?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某岛屿示意图”,回答11—12题
小题1:该岛是我国重要的海盐基地之一,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晒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该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结合甲图,回答问题。
(l)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____;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____。
(2)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____业、____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____、____等新能源。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____、____、____、____。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l)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山高坡陡(2)旅游商(服务、手工)太阳能地热能(风能)(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4)地形(111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5)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
(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
本题解析:第(1)题,读图甲,由地形轮廓和平均海拔可知甲图是我国的青藏高原,其东南为横断山区,山高坡陡。该地靠近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断层,这些都是形成滑坡的地质条件。第(2)题,a为拉萨,甲区铁路为青藏铁路,青藏铁路的修通可以促进西藏的旅游业、商业及服务业的发展。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地质活动强烈,因此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地热能资源、风能资源。第(3)题,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城镇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来源:91考试网地区,且沿交通线分布。第(4)题,由图乙轮廓和纬度可知其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要说明甲、乙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的差异,应重.点阅读与耕地、淡水资源有联系的图中信.息。地形、地势与耕地面积有关。淡水资源与河流密度、纬度、海陆位置有关。第(5)题,乙区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缺乏大城市、工业区,电力消费量少。南部地处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适合人类居住,大城市多、工业发达,用电量大,所以开发了水电站。第(6)题,乙北部的代表性植被为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起到调节全球气候的作用。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消耗温室气体,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同时热带雨林内的动植物种类繁多,保护热带雨林也能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判断问题。
小题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山前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太阳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判读。
小题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反映此处降水较多,主要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沿河谷深入所致。
小题2:图示区域地形崎岖落差大,图示区域河谷成因主要为外力作用,而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主要是内力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