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40:15
1、综合题 上海某科学小组到非洲进行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若1月份科学小组乘坐的轮船航行至①海区,轮船速度____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5分)
(2)当科学小组到达②海区时,轮船顺流而行,请说明该洋流对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3)沿途经过S国南端的“好望角”,请解释其被称为“好望不好过”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较快 1月份①海区(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轮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5分)
(2)降温减湿,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多海雾。形成较大渔场(4分)
(3)地处西风带,面临广阔的海洋(摩擦力小),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4分)
本题解析:
(1)读图,①海区位于北印度洋,这里是季风洋流,1月份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所以在这里轮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
(2)读图,在②海区,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在沿岸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因寒流影响,近岸多海雾。寒流是因离岸风影响形成,是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鱼类饵料丰富,形成较大渔场
(3) “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地处西风带,面临广阔的海洋,受西风带影响,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所以有“好望不好过”的说法。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据CCTV.com消息(午夜新闻)报道:我国首支大学生北极考察队2008年2月28号从北京出发,前往北极。考察队十名大学生是从全国3000多名报名选手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在为期半个月的考察活动期间,将深入挪威斯瓦尔巴德地区进行考察,还将进入被誉为北极科学圣地的新奥尔松地区,利用我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有关图中①处附近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 B、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降湿作用
? C、从成因上看属于密度流
? D、从成因上看属于补偿流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流经③处洋流势力将
[? ]
? A、增强
? B、减弱
? C、不变
? D、可能增强也可能减弱
(3)当②处洋流和④处洋流流向一致时
[? ]
? A、长江口盐度较其他时期有所升高
? B、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
? C、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
? D、天山雪线降低
参考答案:(1)B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洋流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是逆时针流向。大洋东岸是寒流,大洋西岸是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南半球中低纬的环流流向的判断,明确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性质的判断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海域表层海水运动图,回答1~2题。
1、图中乙沿岸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受附近岛屿的影响
B、冬季风作用
C、受河流径流影响
D、沿岸人类生产活动
2、下列关于甲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B、增强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性
C、属于副极地大洋环流
D、与某寒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图中,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图示为(实线箭头为暖流,虚线箭头为寒流)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全球形成南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而根据北半球暖流自南向北流,寒流自北向南流,南半球反之,故判断只有B图示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并能结合洋流的流向和南北半球的高低纬度分布规律判断洋流的性质即可,注意画图分析更直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