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9 14:35: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
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
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
D.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可使环境恶化,不利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使湖泊面积减小,调蓄功能下降,多旱涝灾害;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解决水资源短缺,利于可持续发展。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各种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家庭轿车主要使用石油,石油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扬尘、汽车尾气等的污染,将导致城市大气质量的下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
D.土地荒漠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随着地表蒸发旺盛,故可能形成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主要与植被破坏相关;而水体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污水有关。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人类活动即可判断,注意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甲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肥料还田,没有发挥其能源与饲料方面的价值;乙方式直接把秸秆作为燃烧,利用方式最简单,效益低下;丙方式没有发挥秸秆在饲料方面的价值。只有丁方式充分发挥了秸秆作为饲料、肥料、燃烧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故效益最好。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木柴为燃料,大量砍伐森林,造成“多山少林”,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鼓励发展“猪一沼气一果树”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经过30年的努力,现在的恭城瑶族自治县已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示范县。读下图,回答1~2题。

1、“恭城模式“的主导产业是
[? ]
A、养猪
B、果树种植
C、沼气
D、旅游
2、“猪—沼气—果树”三位一体农业模式的优点有①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②改变当地气候类型,提高粮食产量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④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
[?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