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35:02
1、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为配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奥运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1)下列叙述中,与“绿色奥运”的理念相符的有
?[? ]?
? A、在硬件建设方面,要把保护古都风貌、突出北京特色放在首位?
? B、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平方千米都有天气预报?
? C、在市民中提倡主人翁意识、学习意识、参与意识、自律意识
?D、北京市90%的公交车和全部出租车、环卫车、邮政车都将使用清洁燃料
(2)推动低碳经济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低碳经济对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提高能源利用率;适度消费、节约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3)减少能源开采和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保
? 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
[? ]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题。
小题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小题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流域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小题3: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调查,影响小流域水土流失程度的因素有地形因素,降水因素等,降水量的大小与季节分布状况与水土流失关系密切,因而需要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的分布图。所以选B项。
小题2:本题考查研究方法的比较。需要获得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每次暴雨测定土壤流失量的累加不能代表全年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流域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最终全部流经流域的出口,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较为合理。所以选D项。
小题3:水土流失一般的分布规律为:坡度小的地方,受雨面积大,径流量大,但流速小,侵蚀程度较小;随坡度增大,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坡度大于40°-50°,受雨面积小,虽然流速大,但径流量小,侵蚀程度较小。所以图中坡度小于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应该较小,当坡度大于20°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增大迅速,当坡度未达到40°之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所以选A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流域生态环境建设。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E.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F.化工厂—水污染
G.火电厂—大气污染
H.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上图中c 表示人类的消费活动,故C错误。
2.a 阶段属于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煤矿开采属于此阶段的活动,可产生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问题。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的关键是能通过可持续发展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食品”是指
[? ]
A、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B、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C、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
D、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2、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白色建筑废料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