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32:16
1、单选题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1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题。
小题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大雾形成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和适当的尘埃充当凝结核,同时气温要低,可以让大气中水汽从气态变不液态。北方地区的深秋初冬时节,昼夜温差大,晚上的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正是因为降水少,天气干燥,大气中的扬尘颗粒较多,为大雾的形成提供充足的凝结核条件。
小题2:白天雾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主要是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弱,亮度条件差,故大气能见度降低。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理解,试题难度不大,但这一部分知识对高一考生来说比较抽象,无意识增加考生对此的理解与掌握的难度,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 ②金属矿产资源 ③地震 ④风海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于地质作用有关,地震是因为地壳的运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昼夜温差最大的是晴天的陆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阴天的海洋。温差大小取决于大气状况和近地面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I?。(3分)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2分)图中I的作用是?。(2分)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
?。(4分)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大或小)。(2分)
参考答案: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2分)
(4)小
本题解析:
(1)由图可知,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方向来判断:图中字母A代表太阳辐射,F代表地面辐射,I代表大气逆辐射。
(2)从数量上看,A>D,由于大气的削弱作用,并不是所有的太阳辐射都到达了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一共有三种方式: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吸收作用表现在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反射作用表现在较大颗粒的尘埃,还有云层对太阳光的反射,没有选择性。散射作用主要是大气分子,还有微小的尘埃 对波长较短的可见光,例如蓝光紫光四面八方的散射,还有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还有小水滴 对各种波长散射。图中I为大气逆辐射,其主要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根据所学知识: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主要原因是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气温不太高;晚上大气逆辐射把大部分热量又返还给地面,使气温不太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4)如果夜晚多云,人工制造烟雾防御冻害所起到的作用将变小,云层本身就增加了大气逆辐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分析下图所示的天气系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下图所示的气压场中,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小题2:读下图,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天气系统为冷锋。A气压场为高压脊,不会形成锋面;C气压场为北半球的低压槽,其附近是低纬的暖气团向高纬的冷气团移动,形成易暖锋;D气压场是北半球的低压槽,其附近是低纬的暖气团向高纬的冷气团移动,易形成暖锋;而B气压场是北半球的低压槽,其附近是高纬的冷气团向低纬的暖气团移动,易形成冷锋。故选B。
小题2:P地受冷锋影响,锋面以下为冷气团,气温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锋面以上是暖气团,所以锋面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锋面以上的暖气团的气温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P地的气温垂直变化与图C相同。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