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31:55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完成问题。
1.推测P地属于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
E.巴西
F.印度
G.西班牙
H.俄罗斯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信息分析运用能力。
1.根据图中土壤解冻时间的分布规律:周围晚,而中间早,影响土壤解冻的直接因素是气温,故反映了该区域内的气温周围低,中间高。判断为城市。
2.土壤解冻的温度一般是0°C,图示区域直到3、4月气温才能达到逐渐高于0°C,
判断本区域位于高纬。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A.80米
B.250米
C.390米
D.420米
小题2:图中①~④四地中,可能的河流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由图中可知甲地海拔为1 600米,而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由此可推知等高距为400米,⑤地为一岛屿,可推出⑤地海拔应大于400米。
小题2:由等高线弯曲可知①、②、③、④处②处为山谷,可能发育河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等温线与甲、乙、丙、丁四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地形因素影响,1月-18℃等温线向北凸出
B.受纬度因素影响,7月22℃等温线向北凸出
C.甲地海拔高,1月气温高于丙地
D.丁地纬度高,7月气温低于丙地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日、年较差小
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长,封冻期短
C.山地垂直地带性显著,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D.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1月-18℃等温线向北突出的地区地处东北平原,由于该地地势低,比同纬度温度高。故选A。
小题2:结合图示冬夏季节等温线分布知该地气温日、年较差大;嫩江及其支流汛期短,结冰期长;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直。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北地区平原面积较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故选D。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北部地区1、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难度较小。学准确把握东北地区倒U形的地形轮廓结合其地处纬度较高的东部季风区的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甲河所在省份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
(2)图中等温线的走向主要受?、?因素的影响。(2分)
(3)图示区域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该区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简要分析该区商品率较低的原因。(6分)
(4)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参考答案:(1)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地形(山脉走向)、海陆位置
(3)水稻种植业(1分)?人多地少,耕种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交通不够发达
(4)水土流失(1分)地面起伏大;年降水量大,多暴雨
本题解析:(1)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河所在省是福建,该省地形是丘陵、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图中等温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于海陆位置有关,等温线闭合,越向中心,气温越低是地形影响。(3)图示区域是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该区水土流失;商品率较低的原因从人均耕地,传统观念,经济水平等方面分析。(4)地区最主要 的生态问题是自然原因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每一条子午线上月平均最高气温所在地点的连线称为热赤道。读“某季节的太平洋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如下图),回答1—2题。 
1、图中M处等温线弯曲的成因是
[? ]
A、所处纬度较低
B、附近有寒流经过
C、距离大陆较近
D、受东南信风影响
2、下列古诗的描述与图中N处此时季节相符的是
[?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