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14:27: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非洲和南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A、B两地区同为热带雨林气候,叙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分)
(2)甲、乙两地区有全球两块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4分)


参考答案:(1)(5分)都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山地、高原迎风坡的抬升作用造成降水多;沿岸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8分)①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②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③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④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


本题解析:(1)图示A地区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B位于巴西高原东南侧,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影响主要是受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和沿岸暖流的影响。(2)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可结合“地球之肺”、生物的基因库、天然空调机、水源地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指掌握世界区域气候的成因分析和雨林生态环境功能的分布,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有
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移民垦荒?④建立有色金属基地
⑤ 建立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基地 ⑥ 大力发展旅游业
A.① ② ③ ⑥
B.② ④ ⑥
C.④ ⑤ ⑥
D.① 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资源优势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优势,故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利于促进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我国的有色金属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海盐产地主要位于我国沿海地区,都不符合西部的资源优势。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西部开发的主要资源优势,并结合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图13为“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读图分析回答25~26题。

小题1: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中
A.河北水土配合协调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协调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小题2:影响图中各省市水土资源对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积温
C.地形
D.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AD
小题2:A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分析判读,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上海的耕地比重大于水资源比重,而其他地区耕地比重小于水资源所占比重。所以我国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尤其河北省耕地比重和水资源比重相差最大。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小题2:我国降水量的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所以我国水资源是南方多,北方少,东多西沙。我国地形北方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较坦荡,而南方地区以丘陵山区为主,地势较崎岖。所以北方耕地面积大,南方耕地面积少。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根据典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可把产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图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代表产业发展阶段中的( )
A.开发期
B.增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小题2:产品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 )
A.衰退期
B.成熟期
C.增长期
D.开发期
小题3:产业转移可促进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生产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水平较低,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应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B.发达国家应重点发展处于甲阶段的产业
C.处于甲阶段的产业应完全由发达国家来完成
D.发展中国家应大力发展处于丁阶段的产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可将产品划分为开发期(甲)、增长期(乙)、成熟期(丙)、衰退期(丁)四个发展阶段,产品销售量的增长在增长期最快,一般情况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市场方面的优势,适于发展处于甲、乙两个时期的产业,发展中国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处于甲、乙两个时期的产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毗邻“珠三角”地区,两区域可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共同发展。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
D.焦柳线、宝成线
小题2:下列关于“红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地形和光照
B.“珠三角”地区可以为“红三角”地区提供充足的农林产品
C.该地区应进行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土壤盐碱化
D.该地区多流水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重要城市判断。中国铁路线主要的三横五纵是:三条横向铁路有: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线,五条纵向铁路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所以经过①的为京广线,经过②的京九线。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红三角”地区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丘陵地形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壤是红色的酸性土壤为主,土壤贫瘠,所以该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地形和土壤。“红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经济落后,资源丰富,“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而“红三角”可以为“珠三角”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丰富的矿产资源。丹霞山红色砂砾岩为沉积岩,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在一个湖泊中逐渐沉积,因气候比较湿热,岩层为红色,此后地壳抬升,流水下切而形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我国的铁路运输网。另外解答本题还需注意:(1)根据图示的城市分布判断所在省区为湖南和江西,故①铁路自南向北经过江西省,为京九线;②铁路自南向北经过湖南省,为京广线。(2)该地区所属的地形区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故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和红壤广布,肥力低,不利于农业生产。(3)相对于珠三角而言,红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需要珠三角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