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27:06
1、单选题 以下体现了我国大规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工程有
①南水北调 ②西气东输 ③西电东送
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⑤修建青藏铁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组合选择题可采取排除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青藏铁路建设不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中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结合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所示区域均有我国某大型资源调配工程的资源输入区,该工程是__________。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别说明图中A、B、C三城市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乙图所示地区涌现出一批经济实力很强的专业镇。试分析产业集聚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图甲地区相比,现阶段我国“振兴新东北”的优势与劣势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电东送
(2)雨热同期,夏季光照充足;秋季多晴朗天气,利于棉花的后期采摘
(3)A为上海市,该市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拥有长江流域经济腹地,邻近日本、韩国。B为广州,为我国的南大门,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C是青岛市,地处黄海之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华北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4)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效益;形成规模化的销售市场和信息、人才交流场所;降低了企业原料的采购成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任答两点即可)
(5)优势:煤、铁、石油、土地、森林等资源丰富。劣势: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单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珠江三角洲),完成1—2题。
1、两次产业转移中,珠江三角洲转入和转出的产业主要以
[? ]
A.原料指向性产业为主
B.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C.劳动力指向型产业为主
D.技术指向型产业为主
2、对第二次产业转移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产业转入区具有交通、资源、科技等区位优势
B.资源枯竭、劳动力价格下降是造成产业转出的最主要原因
C.促进了产业转出区和转入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D.可加快珠三角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2009年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封面,这条曲折“摇摆”在贵州省晴隆县山地的公路被称作 “二十四道拐”。据此回答题。
小题1:山区变通运输线首选公路,是因为?(?)
A.公路运输速度快
B.公路建造难度较小
C.公路运输量大
D.公路运输价格低
小题2:图地貌景观最可能位于贵州省的是?(?)
参考答案:小题1:B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