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26:23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2.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所在方格
F.②所在方格
G.③所在方格
H.④所在方格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1.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所以图中④地都位于北京的南方,①地和②位于北京的东方,但①地距离北京较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相隔相同的纬度,经线长度相等,相隔相同的经度,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级递减,③地纬度最低,纬线最长,所以面积最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当北京时间为4日16时时,莫斯科(东三区)的区时是(? )
A.4日21时
B.4日11时
C.4日5时
D.3日21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北京时间位于东八区,而东三区位于东八区西侧5个时区,故区时较东八区晚5个小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基本方法:已经区时(+)时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昼半球上各地太阳高度角为正值,在夜半球上为负值。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5?,子夜太阳高度为-75?,据此回答1~2题。1.此地的纬度是2.此地直立地表的物体在日出、正午、日落时日影的朝向分别为
A.25ºN
B.30ºN
C.35ºN
D.40ºN
E.东南-正北-西南
F.东北-正北-西北
G.西北-正北-东北
H.西南-正北-东南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子夜太阳高度当然是指零时的太阳高度角。午夜太阳高度H1=本地纬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H2=90°-(本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由此可推出该地纬度为35ºN。
2.根据上题公式,可以求得此时太阳直射南纬20°,该地日出东南方,正午位于正南,日落西南方,因此此地直立地表的物体在日出、正午、日落时日影的朝向分别为西北、正北、东北。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6月22日,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在18时之前,图中丁地16:30日落,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
小题2:甲地昼长为21小时,乙地昼长为18小时,但甲地日照时数小于乙地,说明甲地阴天较多,是天气状况的影响所致。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Q点为极点,两圆圈为纬线圈,某一极地考察队从图中O地向西北方向出发,到达P地时,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P点位于晨昏线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考察船到达P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A.5月初
B.7月初
C.1O月初
D.11月初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
B.11时
C.17时
D.23时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 O地向西北方向出发,到达P地,也就是P地在O地的西北方向,说明图示为北极地区;P地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P点位于晨昏线上,某纬线出现极昼又有晨昏线经过,P点一定是770N与晨昏线的切点,也就是说P点此时为0点,770N刚好出现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130N。太阳直射点约每4天移动1度,所以该考察船到达P地的时间距离6月22日相距约42天(前或后皆可能),与此最接近的是5月初。故选A。
小题2:据上题分析,此时P点地方时时为0点,图中P点经度在00经线的西边450,即P地为450W,根据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北京时间与P地相差11时,北京时间早,所以此时北京时间为11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