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14:23:3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右图为黄土高原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4题:

小题1:关于下列地理事物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从④到①黄河的径流 量和含沙量都明显递减
B.从③到①黄土的颗粒逐渐变细
C.从②到①是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D.夏季气温从②到④逐渐升高
小题2:历史以来,对黄土高原森林破坏最严重的方式是
A.过度樵采
B.毁林开荒
C.开矿
D.历代战争
小题3:对该地区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在d地打坝建库
B.在a地种草护坡
C.在c 地平整土地
D.在b地修筑梯田
小题4:当地人们在选择修建窑洞地点时,图中四地最合理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以电子信息技术带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日本和韩国当前都已进入产业转移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一批世界级的知名大企业都开始积极向外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加速做大做强,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材料二:目前,日韩的中小企业则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投资地。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确定把日韩作为当前招商引资重点区域,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更是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具体体现。广东在日韩的招商活动中,也针对性地推出了信息产业、重化与原材料产业、制造业领域等合作项目。
(1)日本和韩国积极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从本质上讲,是为了     
两国在寻找合适的投资地过程,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2)广东适时推出一系列合作项目,以通过接受国外产业转移,加快调整  ?  ,缩短? 的时间。
(3)你认为广东省在积极引进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10分)
(1)追求更高的利润?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每点1分,共4分)
(2)产业结构?产业升级(每点1分,共2分)
(3)要点:①注意产业结构的合理性;②升级的产业,要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③注重环境效益,避免以牺牲环境和生态的代价来换取短暂的经济发展;④注重社会效益,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比例要适当……(合理可酌情给分,共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最根本措施
A.修水库,拦蓄洪水
B.跨流域调水
C.控制人口、控制生产用水规模
D.开采地下水、治理水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鼠年中国评选出新的十大“天府”,它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新天府的评选更注重入选地区人地协调发展。
材料二?

⑴山东半岛和台南地区均盛产海盐,原因有何不同?
⑵山东半岛在十天“天府”中排第四位,在接受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⑶嘉南平原是台湾省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区,两岸“三通”以后对当地水果业有何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
⑴山东半岛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多大风气候;(2分)台南地区地处背风地带,气温高,降水少,纬度低,光照强。(2分)
⑵杜绝污染严重的部门迁入;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产业迁入;加强治污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等。(答案合理即得分)(3分)
⑶市场更广阔,(1分)运输时间缩短,运输量更大,(1分)提高果农收入。(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比较分析。
第(1)题,海盐生产需要的共性特点是:蒸发强,降水少。山东半岛因春季气温回升快,同时大风天气多,所以适合晒盐;而台南地区因地处背风坡,晴天多,降水少而适合晒盐。
第(2)题,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尽可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服务职能,以减少内部交易成本;同时注意环境保护要与当地资源相配合。
第(3)题,水果生产属于商品农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可以扩大产品的市场范围,以提高效益。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先进的技术
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
D.丰富的资源
小题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 (  )
A.有利于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有利于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有利于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有利于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四地经纬度位置,可以看出甲、乙、丙分别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汽车工业向中国长三角地区的转移,其主要原因是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
小题2:将汽车工业外迁,有利于优化甲地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汽车工业外迁,减少劳动力的需要,不利于西欧国家缓解就业压力。外迁汽车工业,减少工业人口数量,不利于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进程。对丁地来说,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一定压力,不利于环境保护。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