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十)

时间:2019-06-29 14:23: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土地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山地的土壤类型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A.红壤水土流失
B.紫色土石漠化
C.黑土土壤酸化
D.水稻土盐碱化
小题2:该地区用材林中普遍种植的树种是(?)
A.紫檀
B.柳树
C.红松
D.杉树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主要的土壤类型为红壤。主要的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根据该地为东南丘陵地区,为改良酸性土壤,种植的树种主要是杉树。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1—2题。

1、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
? ①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②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 ③对农产品深加工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④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 ⑤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 ]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⑧④
2、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
[? ]
A、热量不足
B、原料不足
C、资金不足
D、技术落后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长期性原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材料体现的是渔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思想,属于持续性原则。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
小题2:下列关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措施中,符合持续性原则的是
A.大量开采地下水
B.直接利用生产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C.减少耕地面积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故只有A项正确。
小题2:可持续发展思想要求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既保护环境,又不影响经济效益,故只有节约用水,既利于保护环境,又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并要求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两个区域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两区域共同的特征有(  )
A.夏季高温多雨
B.城市化水平高
C.水资源丰富
D.重化工业基地
小题2:针对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两区域目前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C.完善交通,建设水运网
D.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判断出两图分别是我国的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和德国的鲁尔区。两地都是在煤炭的基础上发展的工业,以重工业煤炭工业、煤化学工业为主,D对。鲁尔区气候终年温和湿润,A错。山西位于我国内陆地区,经济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B错。山西是我国缺水严重的地区,C错。
小题2:两区都是重工业为主,环境污染严重,所以对此采取了相同措施,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产业,B对。鲁尔区位于平原,没有水土流失问题,A错。欧洲的交通通达性很高,在鲁尔区,任何地方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已经有发达的水运网,不存在需要完善交通的问题,C错。德国是发达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高,目前生产技术水平高,已经能够综合利用。我国因技术水平低,利用程度低,需要加强综合开发,D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